“争得不成丝”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争得不成丝”出自明代刘基的《题朱孟章虞学士送别图后》,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ēng de bù chéng sī,诗句平仄:平仄平平。

全诗阅读

秋郊一杯酒,握手念将离。
落日照野水,凉风生树枝。
今朝重相忆,青山如旧时。
鬓毛非松柏,争得不成丝


诗词类型:

《题朱孟章虞学士送别图后》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朱孟章虞学士送别图后》是明代刘基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郊一杯酒,
在秋天的郊外,我举起一杯酒,
握手念将离。
与朋友握手告别,心中充满离别之情。

落日照野水,
夕阳映照着田野的水面,
凉风生树枝。
凉风吹拂着树枝,吹散了夏日的余热。

今朝重相忆,
今天再次相聚,
青山如旧时。
青山依旧如同往昔般美丽壮观。

鬓毛非松柏,
白发并非松树柏树,
争得不成丝。
白发无法与松柏一样坚韧,无法成为丝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之情和岁月变迁的主题。诗人在秋天的郊外举起酒杯,与朋友握手告别,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和不舍之情。夕阳映照着水面,凉风吹拂着树枝,营造出淡淡的凉意和秋天的景象,与离别的情绪相呼应。诗人再次相聚时,青山依然如往昔般壮美,但人的鬓毛却无法像松柏一样坚韧,白发如丝线般脆弱。这种对岁月不可逆转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迁和时光流转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人的白发,诗人展现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脆弱。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个体经历的感受与思考,传达了一种深刻的离愁别绪和对光阴易逝的哀叹。

《题朱孟章虞学士送别图后》刘基 拼音读音参考


tí zhū mèng zhāng yú xué shì sòng bié tú hòu
题朱孟章虞学士送别图后

qiū jiāo yī bēi jiǔ, wò shǒu niàn jiāng lí.
秋郊一杯酒,握手念将离。
luò rì zhào yě shuǐ, liáng fēng shēng shù zhī.
落日照野水,凉风生树枝。
jīn zhāo zhòng xiāng yì, qīng shān rú jiù shí.
今朝重相忆,青山如旧时。
bìn máo fēi sōng bǎi, zhēng de bù chéng sī.
鬓毛非松柏,争得不成丝。

“争得不成丝”平仄韵脚


拼音:zhēng de bù chéng sī

平仄: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网友评论



刘基

刘基头像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