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天明头尽白”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不待天明头尽白”出自明代刘基的《蜀国弦(七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dài tiān míng tóu jǐn bái,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全诗阅读

楼头仲宣羁旅客,故乡渺渺音尘隔。
含凄更听蜀国音,不待天明头尽白


诗词类型:

《蜀国弦(七首)》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蜀国弦(七首)》是明代诗人刘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楼顶上,仲宣寄居他乡的客人,
故乡已经模糊,音尘相隔。
含着凄凉之情,更加倾听蜀国的音乐,
不需等到天明,就已经头白。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在他乡漂泊的旅客,他的故乡已经遥远而模糊,与他隔绝了音尘。然而,他抱有深深的思念之情,特别倾心聆听蜀地的音乐。他的思乡之情如此之深,以至于他感觉不必等到天明,他的头发已经因岁月的流逝而变得花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旅客在异乡的境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仲宣"指的是旅客的名字,他在楼顶上投宿,感受着他乡的寂寞和孤独。他的故乡已经渐行渐远,与他隔绝了音尘,这种隔绝体现了他与家乡的距离和分离之苦。然而,他的思乡之情并未因此减少,反而更加强烈。他用"含凄"来形容自己的情感,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悲伤和凄凉之情。

诗中提到"蜀国音",指的是蜀地的音乐。旅客在异乡寂寞的夜晚,特别倾心聆听来自故土的音乐,这种音乐成为他思乡的寄托和慰藉。他并不需要等到天明,因为他的思乡之情已经让他的头发变得花白。这里使用"头尽白"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也暗示了旅客长时间的离乡之苦。

整首诗词通过表达旅客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的思念。诗中情感真挚,用意深远,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温暖的感受。同时,通过描绘音乐的力量,诗人也表达了音乐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困境中寻求慰藉和安慰的能力。

《蜀国弦(七首)》刘基 拼音读音参考


shǔ guó xián qī shǒu
蜀国弦(七首)

lóu tóu zhòng xuān jī lǚ kè, gù xiāng miǎo miǎo yīn chén gé.
楼头仲宣羁旅客,故乡渺渺音尘隔。
hán qī gèng tīng shǔ guó yīn, bù dài tiān míng tóu jǐn bái.
含凄更听蜀国音,不待天明头尽白。

“不待天明头尽白”平仄韵脚


拼音:bù dài tiān míng tóu jǐn bái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网友评论



刘基

刘基头像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不待天明头尽白”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