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何人希管乐”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济世何人希管乐”出自明代刘基的《次韵和石末公漫兴见寄(二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ì shì hé rén xī guǎn yuè,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全诗阅读

济世何人希管乐,隐居无处觅求羊。
扶桑未换旸乌彩,腐草犹争爝火光。
百战承平戎马佚,七年战伐艾菅长。
长沙迁客能流涕,一日须垂一万行。


诗词类型:

《次韵和石末公漫兴见寄(二首)》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和石末公漫兴见寄(二首)》是明代刘基创作的诗词。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世事的思考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济世何人希管乐,
隐居无处觅求羊。
扶桑未换旸乌彩,
腐草犹争爝火光。

这首诗的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繁忙生活的疑问:“济世何人希管乐”指的是现实社会中有谁愿意追求艺术和美好的事物。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渴望:“隐居无处觅求羊”,意味着他希望找到一个适合隐居的地方,过上恬静自在的生活。

“扶桑未换旸乌彩,腐草犹争爝火光”这两句描绘了世事的变幻和光阴的流逝。其中,“扶桑未换旸乌彩”指的是太阳未变换黄昏的光彩,暗喻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而“腐草犹争爝火光”则表达了即使是腐烂的草木也会争相散发出微弱的光芒,象征着人们对于生命的追求和希望。

百战承平戎马佚,
七年战伐艾菅长。
长沙迁客能流涕,
一日须垂一万行。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历史的变迁和战争的残酷。诗人写道:“百战承平戎马佚”,指的是在久经战乱之后,百姓终于迎来了和平,军队也解除了战备。然而,“七年战伐艾菅长”,战争的创伤仍然存在,农田荒芜,百姓生活艰难。最后两句“长沙迁客能流涕,一日须垂一万行”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伤害的同情和愤怒。他提到长沙的流离失所的难民会流泪,每天流下一万行的眼泪,强调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尽的悲伤。

这首诗词通过对世事变迁和战争创伤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思考和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象和对比,如扶桑与腐草、百战与承平,展现出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意义的追寻。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引发读者对于人生境遇和理想生活的思考。

《次韵和石末公漫兴见寄(二首)》刘基 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hé shí mò gōng màn xìng jiàn jì èr shǒu
次韵和石末公漫兴见寄(二首)

jì shì hé rén xī guǎn yuè, yǐn jū wú chǔ mì qiú yáng.
济世何人希管乐,隐居无处觅求羊。
fú sāng wèi huàn yáng wū cǎi, fǔ cǎo yóu zhēng jué huǒ guāng.
扶桑未换旸乌彩,腐草犹争爝火光。
bǎi zhàn chéng píng róng mǎ yì, qī nián zhàn fá ài jiān zhǎng.
百战承平戎马佚,七年战伐艾菅长。
cháng shā qiān kè néng liú tì, yī rì xū chuí yī wàn xíng.
长沙迁客能流涕,一日须垂一万行。

“济世何人希管乐”平仄韵脚


拼音:jì shì hé rén xī guǎn yuè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三觉  (仄韵) 入声十药  

网友评论



刘基

刘基头像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