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玕不是人间树”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琅玕不是人间树”出自明代刘基的《江上曲(四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áng gān bú shì rén jiān shù,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全诗阅读

紫桂香销五夜霜,碧云收尽玉蟾光。
琅玕不是人间树,何处朝阳有凤凰。


诗词类型:

《江上曲(四首)》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江上曲(四首)》是明代诗人刘基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江上美丽的景色,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寓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紫桂香销五夜霜,
碧云收尽玉蟾光。
琅玕不是人间树,
何处朝阳有凤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江上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紫桂香消失在连续五个霜夜中,碧云收敛了玉兔的光辉,表达了秋天的离别和寂寞之感。作者运用了紫桂和玉蟾的意象,以及琅玕和凤凰的比喻,深化了诗意。

紫桂是一种花卉,代表着美好和富丽的景象。它的香气在连续五个霜夜中逐渐消散,象征着秋天的离别和渐行渐远的时光。碧云收敛了玉蟾光,表明秋天的云层遮蔽了明亮的月光,增加了秋夜的寂寞感。

诗中提到的琅玕,据说是一种奇异的树木,不属于人间的树木。这里用琅玕来比喻作者眼中的景色,意味着江上的美景非同寻常,超越人间的尘世之美。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寻找美好的渴望。朝阳代表着希望和新的开始,而凤凰象征着祥瑞和美好的未来。作者问道,哪里可以找到既有美好的朝阳,又有凤凰飞舞的景象,暗示了他对于追求美好的向往和探索。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上景色和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离别、寂寞和对美好的追求。它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给读者带来一种深沉而含蓄的诗意体验。

《江上曲(四首)》刘基 拼音读音参考


jiāng shàng qū sì shǒu
江上曲(四首)

zǐ guì xiāng xiāo wǔ yè shuāng, bì yún shōu jǐn yù chán guāng.
紫桂香销五夜霜,碧云收尽玉蟾光。
láng gān bú shì rén jiān shù, hé chǔ zhāo yáng yǒu fèng huáng.
琅玕不是人间树,何处朝阳有凤凰。

“琅玕不是人间树”平仄韵脚


拼音:láng gān bú shì rén jiān shù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仄韵) 去声七遇  (仄韵) 去声十五翰  

网友评论



刘基

刘基头像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