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知伯喈篆”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定知伯喈篆”出自宋代李廌的《石经殿》,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ìng zhī bó jiē zhuà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

全诗阅读

漆书寘兰台,笔削犹敢擅。
真名镂遗编,定知伯喈篆
未校芸阁书,成此石经殿。


诗词类型:

《石经殿》李廌 翻译、赏析和诗意


《石经殿》是宋代文人李廌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石经殿的壮丽景象,并抒发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漆书寘兰台,
笔削犹敢擅。
真名镂遗编,
定知伯喈篆。
未校芸阁书,
成此石经殿。

诗意和赏析:
《石经殿》一诗以简洁的词句展现了石经殿的庄严与壮美。诗的前两句“漆书寘兰台,笔削犹敢擅。”描绘了殿内摆放的石碑,字迹如同精心漆书,高悬在兰台之上,即便历经岁月的削蚀,依然显露出独特的魅力。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钦佩,认为即使经过岁月的洗礼,优秀的书法作品依然能够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接下来的两句“真名镂遗编,定知伯喈篆。”则提到了碑文的作者和款识。真名指的是碑文的作者真实姓名,镂遗编则表示碑文的雕刻者将作者的名字镂刻于石碑之上。伯喈篆指的是碑文所用的篆书字体,篆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字体,具有浓郁的历史气息。通过提及碑文的作者和款识,诗人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并对碑文的价值和重要性表示肯定。

最后两句“未校芸阁书,成此石经殿。”指的是这些石碑的碑文还未经过严格的校勘,但它们已经成为了石经殿的重要组成部分。芸阁书是指保存古代文献的地方,这里用来表示书院或藏书之处。这句意味深长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石经殿的赞美,认为即使碑文尚未经过校勘,但它们已经成为了石经殿的珍贵遗物,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石经殿的壮丽景象,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和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通过对古代碑文的赞美,诗人传递了对历史的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承托之情,凝聚了对艺术和智慧的崇高追求。

《石经殿》李廌 拼音读音参考


shí jīng diàn
石经殿

qī shū zhì lán tái, bǐ xuē yóu gǎn shàn.
漆书寘兰台,笔削犹敢擅。
zhēn míng lòu yí biān, dìng zhī bó jiē zhuàn.
真名镂遗编,定知伯喈篆。
wèi xiào yún gé shū, chéng cǐ shí jīng diàn.
未校芸阁书,成此石经殿。

“定知伯喈篆”平仄韵脚


拼音:dìng zhī bó jiē zhuàn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六铣  (仄韵) 去声十六谏  

网友评论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