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晓见分明”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霜晓见分明”出自宋代徐照的《登歙山寺》,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uāng xiǎo jiàn fēn mí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全诗阅读

石径半欹倾,山头路始平。
步因花树息,吟忘寺僧迎。
一面门无水,东隅路入京。
青峰三十六,霜晓见分明


诗词类型:

《登歙山寺》徐照 翻译、赏析和诗意


《登歙山寺》是宋代徐照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登上歙山寺,石径半欹倾,山顶路逐渐平坦。步行时因为花树的香气而放慢了脚步,忘却了寺庙中的僧人迎接。寺门一面没有水,东侧的小径通往京城。青峰有三十六座,清晨的霜使它们分明可见。

这首诗词以作者登上歙山寺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寺庙的环境,表达了作者在山间的闲适和宁静。诗中的石径和山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攀登山峰的过程,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努力的奋斗。花树的香气和寺庙中的僧人迎接,创造了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氛围,使人忘却尘世的烦忧。诗中的寺庙和山峰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诗中的"青峰三十六"指的是山峰的数量,这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数字的运用,强调山峰的众多和壮丽。清晨的霜使山峰的形状更加清晰可见,也象征着一天的开始,带给人们一种清新的感受。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描绘了山间的景色和人物,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示了作者的心境和情感。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以及对宁静与超越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意境也为读者带来一种静心和沉思的感受,引发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登歙山寺》徐照 拼音读音参考


dēng shè shān sì
登歙山寺

shí jìng bàn yī qīng, shān tóu lù shǐ píng.
石径半欹倾,山头路始平。
bù yīn huā shù xī, yín wàng sì sēng yíng.
步因花树息,吟忘寺僧迎。
yī miàn mén wú shuǐ, dōng yú lù rù jīng.
一面门无水,东隅路入京。
qīng fēng sān shí liù, shuāng xiǎo jiàn fēn míng.
青峰三十六,霜晓见分明。

“霜晓见分明”平仄韵脚


拼音:shuāng xiǎo jiàn fēn míng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二萧  (平韵) 下平八庚  

网友评论



徐照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写道:“吟有好怀忘瘦苦”,可见苦吟情状。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徐照有《促促词》,通过农民与小吏的劳逸悲欢对比来揭露社会不平,有张籍、王建乐府诗意味,被不少选本选录。但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