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可问九霄程”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举头可问九霄程”出自宋代李曾伯的《因赋风筝与黄郎偶》,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ǔ tóu kě wèn jiǔ xiāo chéng,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全诗阅读

竹君为骨楮君身,学得飞鸢羽样轻。
出手能施千丈缕,举头可问九霄程
高穷寥旷宁无力,少假扶摇即有声。
所惜峥嵘能几日,儿曹偻指已清明。


诗词类型:

《因赋风筝与黄郎偶》李曾伯 翻译、赏析和诗意


《因赋风筝与黄郎偶》是宋代李曾伯所作,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竹君为骨楮君身,
学得飞鸢羽样轻。
出手能施千丈缕,
举头可问九霄程。
高穷寥旷宁无力,
少假扶摇即有声。
所惜峥嵘能几日,
儿曹偻指已清明。

诗意:
这首诗以风筝为主题,描绘了风筝的轻盈飞舞和高远的气势。诗人通过对风筝的描述,表达了对高远、自由和无拘束的向往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风筝为比喻,将竹子比作风筝的骨架,将楮纸比作风筝的身体,展现了风筝的轻盈之态。风筝的轻盈和自由不仅体现在外形上,更体现在飞行的姿态中。诗中描述了风筝的飞行能力,可以高高举起,达到千丈之高;也可以仰望天空,向九霄之处问候。这种高远、自由和无拘束的气势让人感叹不已。

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风筝的惋惜之情。诗中提到风筝的峥嵘飞翔只能持续几日,暗示了风筝的短暂存在和飞行的有限时限。这种短暂的存在和时限的限制,与人生的短暂和命运的限制相呼应。儿曹偻指已清明的句子,则是诗人借风筝之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岁月的不舍和珍惜。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风筝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对高远、自由和短暂美好的向往,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时间流逝和珍惜当下的思考。

《因赋风筝与黄郎偶》李曾伯 拼音读音参考


yīn fù fēng zhēng yǔ huáng láng ǒu
因赋风筝与黄郎偶

zhú jūn wèi gǔ chǔ jūn shēn, xué dé fēi yuān yǔ yàng qīng.
竹君为骨楮君身,学得飞鸢羽样轻。
chū shǒu néng shī qiān zhàng lǚ, jǔ tóu kě wèn jiǔ xiāo chéng.
出手能施千丈缕,举头可问九霄程。
gāo qióng liáo kuàng níng wú lì, shǎo jiǎ fú yáo jí yǒu shēng.
高穷寥旷宁无力,少假扶摇即有声。
suǒ xī zhēng róng néng jǐ rì, ér cáo lóu zhǐ yǐ qīng míng.
所惜峥嵘能几日,儿曹偻指已清明。

“举头可问九霄程”平仄韵脚


拼音:jǔ tóu kě wèn jiǔ xiāo chéng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网友评论



李曾伯

李曾伯头像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