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屡乞晴”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宋代   方岳

曾几何时屡乞晴”出自宋代方岳的《祷晴》, 诗句共7个字。

曾几何时屡乞晴,炉烟未断已收声。
天於老子亦多可,国有丰年方太平。
风土不堪人佩犊,月明无复夜啼鼪。
及今便可归田去,牛背斜阳一笛横。

诗句汉字解释

《祷晴》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曾经多次祈求晴天,
炉烟尚未散去已停止蔓延。
天空对老子也是慷慨的,
国家丰年才能太平。
风土无法承受人们的劳作,
月亮明亮时不再有夜晚的哀鸣。
如今可以回田园了,
牛背上倾斜的夕阳,一声笛音横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渴望晴天的心情,表达了对和平、丰收和自然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天气、自然和社会的描绘,展示了他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曾多次祈求晴天,意味着他经历过一段时间的阴雨连绵,渴望看到晴朗的天空。炉烟未断已收声,暗示着冬季即将结束,温暖的春天即将到来。这种对晴朗天气的期待,可以视为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接着,诗人提到天於老子亦多可,国有丰年方太平。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天意和国家繁荣的赞叹。诗人认为,天道和老子的智慧都是无私而慷慨的,国家只有在丰收的年景中才能太平安宁。这里,诗人将自然与人事相结合,强调了自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然后,诗人描述了风土不堪人佩犊,月明无复夜啼鼪。这里的风土可能指的是人们所处的环境和社会状况。诗人认为,这个社会对于人们的劳作已经无法承受,月亮也不再见证夜晚的哀鸣声。这种描绘暗示了社会的困境和人们的疲惫,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思考。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回归田园生活的期待。他说及今便可归田去,牛背斜阳一笛横。这里的回归田园,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渴望。牛背斜阳一笛横,描绘了归田生活中的田园景象,夕阳下的牛背,田间传来的笛声,给人以宁静和安详之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天气、自然和社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渴望晴朗天气、和平国家和回归田园生活的情感和思考。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对人生的思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ǎo qíng
祷晴
céng jǐ hé shí lǚ qǐ qíng, lú yān wèi duàn yǐ shōu shēng.
曾几何时屡乞晴,炉烟未断已收声。
tiān yú lǎo zi yì duō kě, guó yǒu fēng nián fāng tài píng.
天於老子亦多可,国有丰年方太平。
fēng tǔ bù kān rén pèi dú, yuè míng wú fù yè tí shēng.
风土不堪人佩犊,月明无复夜啼鼪。
jí jīn biàn kě guī tián qù, niú bèi xié yáng yī dí héng.
及今便可归田去,牛背斜阳一笛横。

“曾几何时屡乞晴”平仄韵脚


拼音:céng jǐ hé shí lǚ qǐ qíng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网友评论



* “曾几何时屡乞晴”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曾几何时屡乞晴”出自方岳的 《祷晴》,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方岳简介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