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为过迹”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唐代   元稹

前身为过迹”出自唐代元稹的《遣病(自此通州后作)》, 诗句共5个字。

自古谁不死,不复记其名。
今年京城内,死者老少并。
独孤才四十,仕宦方荣荣。
李三三十九,登朝有清声。
赵昌八十馀,三拥大将旌。
为生信异异,之死同冥冥。
其家哭泣爱,一一无异情。
其类嗟叹惜,各各无重轻。
万龄龟菌等,一死天地平。
以此方我病,我病何足惊。
借如今日死,亦足了一生。
借使到百年,不知何所成。
况我早师佛,屋宅此身形。
舍彼复就此,去留何所萦。
前身为过迹,来世即前程。
但念行不息,岂忧无路行。
蜕骨龙不死,蜕皮蝉自鸣。
胡为神蜕体,此道人不明。
持谢爱朋友,寄之仁弟兄。
吟此可达观,世言何足听。

诗句汉字解释

自古谁不会死,不记得他的名字。
今年京城内,死的老少都。
独孤才四十岁,官方荣荣。
李三三十九,登上朝廷有清声。
赵昌八十多,三个拥有大将旗帜。
为生相信不同不同,他死于同黑暗。
他的家人哭泣爱,一个没有不同情。
同类感叹惋惜,每个人都不重要。
万年龟菌等,一个死天地面。
因此正在我的病,我有什么值得惊讶。
如今天死了,也满足了一生。
借使到百年,不知道什么是成。
何况我早师佛,房屋这个身体。
舍他又在这里,去留下什么萦绕。
前身是经过过程,未来的世界即前程。
只考虑运行不息,难道还怕没有路走。
蜕骨龙不死,皮皮蝉从鸣。
为什么神离体,这个和尚不清楚。
持感谢爱朋友,寄的仁德兄弟。
吟诵这可以到达观,人们说有什么值得听。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qiǎn bìng zì cǐ tōng zhōu hòu zuò
遣病(自此通州后作)
zì gǔ shuí bù sǐ, bù fù jì qí míng.
自古谁不死,不复记其名。
jīn nián jīng chéng nèi, sǐ zhě lǎo shào bìng.
今年京城内,死者老少并。
dú gū cái sì shí, shì huàn fāng róng róng.
独孤才四十,仕宦方荣荣。
lǐ sān sān shí jiǔ, dēng cháo yǒu qīng shēng.
李三三十九,登朝有清声。
zhào chāng bā shí yú, sān yōng dà jiàng jīng.
赵昌八十馀,三拥大将旌。
wéi shēng xìn yì yì, zhī sǐ tóng míng míng.
为生信异异,之死同冥冥。
qí jiā kū qì ài, yī yī wú yì qíng.
其家哭泣爱,一一无异情。
qí lèi jiē tàn xī, gè gè wú zhòng qīng.
其类嗟叹惜,各各无重轻。
wàn líng guī jūn děng, yī sǐ tiān dì píng.
万龄龟菌等,一死天地平。
yǐ cǐ fāng wǒ bìng, wǒ bìng hé zú jīng.
以此方我病,我病何足惊。
jiè rú jīn rì sǐ, yì zú le yī shēng.
借如今日死,亦足了一生。
jiè shǐ dào bǎi nián, bù zhī hé suǒ chéng.
借使到百年,不知何所成。
kuàng wǒ zǎo shī fú, wū zhái cǐ shēn xíng.
况我早师佛,屋宅此身形。
shě bǐ fù jiù cǐ, qù liú hé suǒ yíng.
舍彼复就此,去留何所萦。
qián shēn wéi guò jī, lái shì jí qián chéng.
前身为过迹,来世即前程。
dàn niàn xíng bù xī, qǐ yōu wú lù xíng.
但念行不息,岂忧无路行。
tuì gǔ lóng bù sǐ, tuì pí chán zì míng.
蜕骨龙不死,蜕皮蝉自鸣。
hú wéi shén tuì tǐ, cǐ dào rén bù míng.
胡为神蜕体,此道人不明。
chí xiè ài péng yǒu, jì zhī rén dì xiōng.
持谢爱朋友,寄之仁弟兄。
yín cǐ kě dá guān, shì yán hé zú tīng.
吟此可达观,世言何足听。

“前身为过迹”平仄韵脚


拼音:qián shēn wéi guò jī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网友评论


* “前身为过迹”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前身为过迹”出自元稹的 《遣病(自此通州后作)》,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元稹简介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