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貌俱如玉”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声貌俱如玉”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顺之琴者》,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ēng mào jù rú yù,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

全诗阅读

阴阴花院月,耿耿兰房烛。
中有弄琴人,声貌俱如玉
清泠石泉引,雅澹风松曲。
遂使君子心,不爱凡丝竹。


诗词类型: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顺之琴者》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顺之琴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阴阴花院月,
耿耿兰房烛。
中有弄琴人,
声貌俱如玉。
清泠石泉引,
雅澹风松曲。
遂使君子心,
不爱凡丝竹。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安静、优美的夜晚场景,花园中的月光映照着兰房的烛光。其中有一位弹琴的人,他的声音和容貌都像玉一样美好。清澈的泉水流过石头,风吹拂着松树,形成了一曲雅致宁静的音乐。这样的景象使君子的心灵得到了满足,不再爱好普通的丝竹乐器。

赏析:
这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静谧而高雅的景象。诗中的花院和兰房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月光和烛光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柔和的光影对比。弹琴的人被描绘得非常美好,他的琴声和他的容貌都像是珍贵的玉石一样。这种美好的形象与清澈的泉水、风吹拂的松树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意境。

诗人通过描绘这样的景象,表达了君子的心灵境界。在这样的环境中,君子的内心得到了宁静和满足,他们不再追求普通的丝竹乐器的音乐,而是欣赏这种雅致而纯净的音乐。这种心境的描写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高尚情趣和超脱尘俗的精神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宁静而高雅的夜晚景象,通过对音乐和心灵的描写,表达了唐代文人追求高尚情趣和超脱尘俗的理想境界。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顺之琴者》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hé wēi zhī shī èr shí sān shǒu hé shùn zhī qín zhě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顺之琴者

yīn yīn huā yuàn yuè, gěng gěng lán fáng zhú.
阴阴花院月,耿耿兰房烛。
zhōng yǒu nòng qín rén, shēng mào jù rú yù.
中有弄琴人,声貌俱如玉。
qīng líng shí quán yǐn, yǎ dàn fēng sōng qū.
清泠石泉引,雅澹风松曲。
suì shǐ jūn zǐ xīn, bù ài fán sī zhú.
遂使君子心,不爱凡丝竹。

“声貌俱如玉”平仄韵脚


拼音:shēng mào jù rú yù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二沃  

网友评论


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