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引砧声北思多”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雁引砧声北思多”出自唐代李绅的《守滁阳深秋忆登郡城望琅琊》,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àn yǐn zhēn shēng běi sī duō,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全诗阅读

山城小阁临青嶂,红树莲宫接薜萝。
斜日半岩开古殿,野烟浮水掩轻波。
菊迎秋节西风急,雁引砧声北思多
深夜独吟还不寐,坐看凝露满庭莎。


诗词类型:

《守滁阳深秋忆登郡城望琅琊》李绅 翻译、赏析和诗意


《守滁阳深秋忆登郡城望琅琊》是唐代李绅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山城小阁临青嶂,
红树莲宫接薜萝。
斜日半岩开古殿,
野烟浮水掩轻波。
菊迎秋节西风急,
雁引砧声北思多。
深夜独吟还不寐,
坐看凝露满庭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深秋时节守在滁州阳台上,怀念登上郡城,望见琅琊山的情景。山城小阁靠近青嶂,红树莲宫与薜萝相连。斜阳照在山岩上,古殿隐约可见,野烟漂浮在水面上,轻轻遮掩着波纹。菊花迎接着秋天的节日,西风呼啸而至,雁鸣声中带有北方思乡之情。深夜里,独自吟唱,无法入眠,坐着看着露水凝结在庭院的茅草上。

赏析:
这首诗词以深秋时节为背景,通过描绘滁州的山城景致,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和孤寂之情。诗中的山城小阁、青嶂、红树莲宫等描绘了滁州的山水之美,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斜阳照在山岩和古殿上,野烟漂浮在水面上,给人一种朦胧、宁静的感觉。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菊花迎接秋节、西风呼啸、雁鸣声响和深夜独吟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寂静夜晚中的孤独之感。最后的凝露满庭莎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寒冷和静谧,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自然现象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同时,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相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这首诗词展示了李绅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的细腻感受,被赞誉为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之作。

《守滁阳深秋忆登郡城望琅琊》李绅 拼音读音参考


shǒu chú yáng shēn qiū yì dēng jùn chéng wàng láng yá
守滁阳深秋忆登郡城望琅琊

shān chéng xiǎo gé lín qīng zhàng, hóng shù lián gōng jiē bì luó.
山城小阁临青嶂,红树莲宫接薜萝。
xié rì bàn yán kāi gǔ diàn,
斜日半岩开古殿,
yě yān fú shuǐ yǎn qīng bō.
野烟浮水掩轻波。
jú yíng qiū jié xī fēng jí, yàn yǐn zhēn shēng běi sī duō.
菊迎秋节西风急,雁引砧声北思多。
shēn yè dú yín hái bù mèi, zuò kàn níng lù mǎn tíng shā.
深夜独吟还不寐,坐看凝露满庭莎。

“雁引砧声北思多”平仄韵脚


拼音:yàn yǐn zhēn shēng běi sī duō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五歌  

网友评论


李绅

李绅头像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