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生徒欲恋旌旗”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唐代   罗隐

诸生徒欲恋旌旗”出自唐代罗隐的《寄三衢孙员外》, 诗句共7个字。

小敷文伯见何时,南望三衢渴复饥。
天子未能崇典诰,诸生徒欲恋旌旗
风高绿野苗千顷,露冷平楼酒满卮。
尽是数旬陪奉处,使君争肯不相思。

诗句汉字解释

《寄三衢孙员外》是唐代诗人罗隐所写的一首诗词。该诗词表达了诸生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小敷文伯见何时,
南望三衢渴复饥。
天子未能崇典诰,
诸生徒欲恋旌旗。
风高绿野苗千顷,
露冷平楼酒满卮。
尽是数旬陪奉处,
使君争肯不相思。

诗中描述了诸生的境遇。他们孜孜不倦地学习,渴望得到官方的崇拜和认可。然而,时至如今,天子却没有能够给予他们丰厚的回报和奖赏。他们渴望得到一份官职,得到一份安稳的职位,但是却一直得不到理想的结果。

诗词以“小敷文伯”为起句,可以推测“小敷文伯”是该诗词的收信人,也是作者的友人。他们相约见面,感叹自己的困境,又怀念过去的友情和自由。

诗中以“南望三衢”来形容诸生们对官位的渴望,渴望能够得到一份名利。三衢是指校场,象征着官职和权力。诸生们渴望能够登上官场,得到官职,但是这样的机会却越来越少。

接着诗中以“天子未能崇典诰”来表示天子并没有给予他们应得的尊荣和辅导,诸生们的才华和努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然而,尽管如此,他们仍然怀有热情和追求,希望能够留在官场,延续他们的努力和荣耀。

诗中提到“风高绿野苗千顷”,形容着自然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诸生们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他们渴望远离尘嚣,回归自然,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最后两句“尽是数旬陪奉处,使君争肯不相思”表达出诸生们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友情的思念。他们在官职上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使君们却不关心他们的辛劳和付出,使君并不想念他们。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诸生们的辛酸和不易,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不满和希望。诗词中融入了对友情和自由的思考,具有深刻的诗意和情感韵味。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ì sān qú sūn yuán wài
寄三衢孙员外
xiǎo fū wén bó jiàn hé shí, nán wàng sān qú kě fù jī.
小敷文伯见何时,南望三衢渴复饥。
tiān zǐ wèi néng chóng diǎn gào,
天子未能崇典诰,
zhū shēng tú yù liàn jīng qí.
诸生徒欲恋旌旗。
fēng gāo lǜ yě miáo qiān qǐng, lù lěng píng lóu jiǔ mǎn zhī.
风高绿野苗千顷,露冷平楼酒满卮。
jìn shì shù xún péi fèng chù, shǐ jūn zhēng kěn bù xiāng sī.
尽是数旬陪奉处,使君争肯不相思。

“诸生徒欲恋旌旗”平仄韵脚


拼音:zhū shēng tú yù liàn jīng qí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网友评论


* “诸生徒欲恋旌旗”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诸生徒欲恋旌旗”出自罗隐的 《寄三衢孙员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罗隐简介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