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骑赪鲤问阳侯”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唐代   罗隐

好骑赪鲤问阳侯”出自唐代罗隐的《钱塘江潮》, 诗句共7个字。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诗句汉字解释

《钱塘江潮》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描绘了钱塘江潮水的浩渺壮观,以及人们对于江水的猜疑与不解。

钱塘江潮声浩荡,像是一具愤怒的身躯在奔涌,江畔的地面似乎要浮起来。不管怎样来往的道路都是存在巨大的信任的,但同样也知道潮水会反复向着平流奔流。无论是怎样投放巨大的物体进入潮水中,都会没底地沉下去,只有在西陵的地方才能猛烈地冲击。最终,朝夕交替的谁能主宰这一切呢?像是问问善骑红色鲤鱼的阳侯。

译文:

怒声汹汹势悠悠,
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
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
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
好骑赪鲤问阳侯。

这首诗词描绘了钱塘江潮水的恢弘壮观景象,以及人们对于潮水的神秘和猜疑。诗人用豪迈的笔触描绘了潮声如雷的画面,江畔的地面仿佛要被潮水冲破一般。他说无论是怎样来往的道路都有着巨大的信任,但同时也知道潮水会不断地反复流动。无论是投放什么巨物进入潮水中,都会被吞没得无影无踪,只有在西陵处才能猛烈冲击。最后他问道,到底谁能主宰这一切?他以好骑赤色鲤鱼的阳侯为喻,想象这样的人物或许能够解答这个问题。

整首诗词通过对钱塘江潮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类处境的思考。潮水浩渺而神秘,给人一种力量巨大、难以理解的感觉。作者将这种感受与人类社会进行对比,通过对潮水的描写,暗示了人们在面对命运和世事变幻时的无奈和迷茫。整首诗情绪激昂,气势磅礴,给人以震撼和思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qián táng jiāng cháo
钱塘江潮
nù shēng xiōng xiōng shì yōu yōu, luó chà jiāng biān dì yù fú.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màn dào wǎng lái cún dà xìn,
漫道往来存大信,
yě zhī fǎn fù xiàng píng liú.
也知反覆向平流。
rèn pāo jù jìn yí wú dǐ, měng guò xī líng zhǐ yǒu tóu.
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zhì jìng cháo hūn shuí zhǔ zhǎng, hǎo qí chēng lǐ wèn yáng hóu.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好骑赪鲤问阳侯”平仄韵脚


拼音:hǎo qí chēng lǐ wèn yáng hóu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网友评论


* “好骑赪鲤问阳侯”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好骑赪鲤问阳侯”出自罗隐的 《钱塘江潮》,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罗隐简介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