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台春尽还东去”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帝台春尽还东去”出自唐代韩偓的《余作探使以缭绫手帛子寄贺因而有诗》,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ì tái chūn jǐn hái dōng qù,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全诗阅读

解寄缭绫小字封,探花筵上映春丛。
黛眉印在微微绿,檀口消来薄薄红。
缏处直应心共紧,砑时兼恐汗先融。
帝台春尽还东去,却系裙腰伴雪胸。


诗词类型:

《余作探使以缭绫手帛子寄贺因而有诗》韩偓 翻译、赏析和诗意


《余作探使以缭绫手帛子寄贺因而有诗》是唐代韩偓创作的一首诗。诗人在此诗中写了自己在探花筵上欣赏春天景色的心情。

诗中,诗人用了寄托情感的手帛子作为诗篇的载体。诗人将自己的感情寄托于编织精美、柔软光滑的缭绫之中,像是在给远方的朋友一封特殊的信。诗人在这封小字封上,写下了自己对春天的感慨。

诗人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描述了朦胧梦幻的画面。诗人将丝缕的缭绫比作花丛,并形容缭绫上有股微微的绿色,仿佛是美丽眉目的痕迹。诗人用凝脂般的红色形容檀口的韵味。

诗人描述了心思缠结的感觉,就像是在织绣一样。细心盘算、细致筹划,诗人的心思紧紧地织在缭绫上。诗人又提到砑时(烤瓦的时候)恐怕会融化汗水,表达了自己在创作时绞尽脑汁的辛苦与担忧。

诗人最后写到春天将要过去,韶华已逝,象征着事情即将结束。然而,诗人却用裙腰(指探花的封梧)和雪胸(指收获的宝贝)来说明自己并未轻易离开,而是要将美好的回忆带回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探花筵上观赏春天的美景时的感慨与心情。通过描写细致的景物和隐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创作的苦苦思索,同时也表达了留下美好回忆的愿望。整首诗以细腻唯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情感丰富而深沉,给读者带来思考和共鸣。诗人以织绣的手法将自己的心思寄托于缭绫之中,既显示了诗人的技艺与心思,又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爱和追求。整体而言,该诗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富有诗意的描写,给人以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余作探使以缭绫手帛子寄贺因而有诗》韩偓 拼音读音参考


yú zuò tàn shǐ yǐ liáo líng shǒu bó zi jì hè yīn ér yǒu shī
余作探使以缭绫手帛子寄贺因而有诗

jiě jì liáo líng xiǎo zì fēng, tàn huā yán shǎng yìng chūn cóng.
解寄缭绫小字封,探花筵上映春丛。
dài méi yìn zài wēi wēi lǜ,
黛眉印在微微绿,
tán kǒu xiāo lái báo báo hóng.
檀口消来薄薄红。
biàn chù zhí yìng xīn gòng jǐn, yà shí jiān kǒng hàn xiān róng.
缏处直应心共紧,砑时兼恐汗先融。
dì tái chūn jǐn hái dōng qù, què xì qún yāo bàn xuě xiōng.
帝台春尽还东去,却系裙腰伴雪胸。

“帝台春尽还东去”平仄韵脚


拼音:dì tái chūn jǐn hái dōng qù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网友评论


韩偓

韩偓头像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