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玉为醪”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压玉为醪”出自宋代张元干的《沁园春》,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yā yù wèi láo,诗句平仄:平仄仄平。

全诗阅读

欹枕深轩,散帙虚堂,畏景屡移。
渐披襟临水,支床就月,莲香拂面,竹色侵衣。
压玉为醪,折荷当酉戋,卧看银潢星四垂。
人归后,任饥蝉自啸,宿鸟相依。
痴儿。
莫蹈危机。
悟三十九年都尽非。
任纡朱拖紫,围金珮玉,青钱流地,白璧如坻。
富贵浮云,身名零露,事事无心归便归。
秋风动,正吴松月冷,莼长鲈肥。


诗词类型: 沁园春

《沁园春》张元干 翻译、赏析和诗意


《沁园春》是宋代诗人张元干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欹枕深轩,散帙虚堂,畏景屡移。
渐披襟临水,支床就月,莲香拂面,竹色侵衣。
压玉为醪,折荷当酉戋,卧看银潢星四垂。
人归后,任饥蝉自啸,宿鸟相依。
痴儿。莫蹈危机。悟三十九年都尽非。
任纡朱拖紫,围金珮玉,青钱流地,白璧如坻。
富贵浮云,身名零露,事事无心归便归。
秋风动,正吴松月冷,莼长鲈肥。

诗意:
《沁园春》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春景图景。诗人以自然景色和物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借以反映人生的无常和虚幻,表达了对富贵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纯真的向往。

赏析:
该诗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下面对几个要点进行解析:

1. "欹枕深轩,散帙虚堂,畏景屡移":诗人倚着枕头,躺在幽深的轩窗之间,书籍随意散放,空堂宽敞,但诗人却因为景色的变幻而感到畏惧。

2. "渐披襟临水,支床就月,莲香拂面,竹色侵衣":诗人慢慢穿上衣服走到水边,枕着床躺着望着明亮的月光,莲花的香气扑面而来,竹影透过衣物渗入衣襟。

3. "压玉为醪,折荷当酉戋,卧看银潢星四垂":诗人把玉石研磨成酒,折下莲花用来酿酒,然后躺着看银白色的星星挂在四周。

4. "人归后,任饥蝉自啸,宿鸟相依":人们回家之后,听任着饥饿的蝉虫自由地鸣叫,宿鸟依偎在一起。

5. "痴儿。莫蹈危机。悟三十九年都尽非":诗人自称痴儿,劝告自己不要陷入危机之中,要认识到三十九年的经历都是虚妄的。

6. "任纡朱拖紫,围金珮玉,青钱流地,白璧如坻":不追求红色和紫色的服饰,不围绕着金银珠宝,青铜钱币滚动在地上,白色的玉石如同山峰岛屿一样高耸。

7. "富贵浮云,身名零露,事事无心归便归":富贵和名誉如同浮云,身体和名字都是短暂的,事情发生后无需过多关注,任其自然。

8. "秋风动,正吴松月冷,莼长鲈肥":秋风吹动,吴松的月亮冷冷清清,水中的莼菜茂盛,鲈鱼肥美。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而富有意境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富贵名利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然纯真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及以物喻人的隐喻手法,凸显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呼唤人们应以淡泊的心态面对世间事物。

《沁园春》张元干 拼音读音参考


qìn yuán chūn
沁园春

yī zhěn shēn xuān, sàn zhì xū táng, wèi jǐng lǚ yí.
欹枕深轩,散帙虚堂,畏景屡移。
jiàn pī jīn lín shuǐ, zhī chuáng jiù yuè, lián xiāng fú miàn, zhú sè qīn yī.
渐披襟临水,支床就月,莲香拂面,竹色侵衣。
yā yù wèi láo, zhé hé dāng yǒu jiān, wò kàn yín huáng xīng sì chuí.
压玉为醪,折荷当酉戋,卧看银潢星四垂。
rén guī hòu, rèn jī chán zì xiào, sù niǎo xiāng yī.
人归后,任饥蝉自啸,宿鸟相依。
chī ér.
痴儿。
mò dǎo wēi jī.
莫蹈危机。
wù sān shí jiǔ nián dōu jǐn fēi.
悟三十九年都尽非。
rèn yū zhū tuō zǐ, wéi jīn pèi yù, qīng qián liú dì, bái bì rú chí.
任纡朱拖紫,围金珮玉,青钱流地,白璧如坻。
fù guì fú yún, shēn míng líng lù, shì shì wú xīn guī biàn guī.
富贵浮云,身名零露,事事无心归便归。
qiū fēng dòng, zhèng wú sōng yuè lěng, chún zhǎng lú féi.
秋风动,正吴松月冷,莼长鲈肥。

“压玉为醪”平仄韵脚


拼音:yā yù wèi láo

平仄: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四豪  

网友评论


张元干

张元干头像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