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中矶岸赤”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望中矶岸赤”出自宋代辛弃疾的《霜天晓角(赤壁)》,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àng zhōng jī àn chì,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全诗阅读

雪堂迁客。
不得文章力。
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陈迹。
望中矶岸赤
直下江涛白。
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


诗词类型: 霜天晓

《霜天晓角(赤壁)》辛弃疾 翻译、赏析和诗意


《霜天晓角(赤壁)》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雪堂迁客。
不得文章力。
赋写曹刘兴废,
千古事、泯陈迹。
望中矶岸赤。
直下江涛白。
半夜一声长啸,
悲天地、为予窄。

诗意:
这首诗词写了辛弃疾作为一个身处异地的流亡者,他对自己无法施展才华的无奈和对时局动荡的痛心愤懑。他感叹自己无法发挥才华,无法以文章表达自己的心情,只能通过赋作来叙述曹操和刘备等历史人物的兴衰荣辱,将这些千古之事描述得淋漓尽致。他在远眺的时候看到赤壁的矶岸映红,江水波澜壮阔,他在半夜中发出长啸,表达了他内心对天地的悲凉,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赏析:
辛弃疾作为一个被贬谪的士人,深感自己才华无处施展的悲愤之情贯穿全诗。他用"雪堂迁客"来形容自己,表达了自己流亡异地的困境,无法回到自己的故乡。他自嘲地说自己"不得文章力",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无法写出心中的感慨和抒发。他通过写赋来叙述曹操和刘备等历史人物的兴衰,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和对时局动荡的感叹。他描述了赤壁的景色,矶岸映红,江水波澜壮阔,通过这个景象,表达了他内心的激荡和豪情壮志。最后,他在半夜中发出长啸,表达了他对天地的悲凉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全诗以辛弃疾个人的遭遇和情感为主线,通过描绘景物和历史兴衰,抒发了他内心的痛苦和不甘。

这首诗词结构简练,语言犀利,情感真挚,表达了辛弃疾对自己境遇和时局的悲愤之情。它既是一首个人的疾患之诗,也是一首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之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景物的描写,辛弃疾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抒发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他作为一个文人的苦恼和对社会变迁的关注。

《霜天晓角(赤壁)》辛弃疾 拼音读音参考


shuāng tiān xiǎo jiǎo chì bì
霜天晓角(赤壁)

xuě táng qiān kè.
雪堂迁客。
bù dé wén zhāng lì.
不得文章力。
fù xiě cáo liú xīng fèi, qiān gǔ shì mǐn chén jī.
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陈迹。
wàng zhōng jī àn chì.
望中矶岸赤。
zhí xià jiāng tāo bái.
直下江涛白。
bàn yè yī shēng cháng xiào, bēi tiān dì wèi yǔ zhǎi.
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

“望中矶岸赤”平仄韵脚


拼音:wàng zhōng jī àn chì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网友评论


辛弃疾

辛弃疾头像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