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萸囊酒盏”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想萸囊酒盏”出自宋代高观国的《八归(重阳前二日怀梅溪)》,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ǎng yú náng jiǔ zhǎ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全诗阅读

楚峰翠冷,吴波烟远,吹袂万里西风。
关河迥隔新愁外,遥怜倦客音尘,未见征鸿。
雨帽风巾归梦杳,想吟思、吹入飞蓬。
料恨满、幽苑离宫。
正愁黯文通。
秋浓。
新霜初试,重阳催近,醉红偷染江枫。
瘦筇相伴,旧游回首,吹帽知与谁同。
想萸囊酒盏,暂时冷落菊花丛。
两凝_,壮怀立尽,微云斜照中。


诗词类型:边塞 将士 生活 赞颂 八归

《八归(重阳前二日怀梅溪)》高观国 翻译、赏析和诗意


《八归(重阳前二日怀梅溪)》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高观国。以下是我为你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楚山峰峦翠绿而寒冷,吴江波浪在远处上升,万里西风吹动我的袖子。关河之间遥远隔离了我的新愁,我遥望着疲倦旅客的身影和尘土,却未曾看到远方归来的鸿雁。雨帽和风巾在归途中迷失,我想吟唱,思绪漂入了飞舞的蓬草之中。我料想自己满怀的悲愤,孤寂地离开了幽静的苑囿和宫殿。我正愁闷地沉浸在黯淡的文字中,秋意浓郁。初霜初次降临,重阳节即将到来,我沉醉于红叶染红的江枫之中。瘦弱的竹杖做伴,回首往事的旧游,吹动我的帽子,我不知道与谁同行。我想要萸囊和酒杯,暂时将它们冷落在菊花丛中。两次凝视,壮怀已经尽展,微云斜照着我的身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岁月流转的思考和感叹。诗人通过描绘楚山和吴江的景色,以及西风吹动的画面,展现了秋日的凄凉和寂寥。他感叹关河之间的距离隔绝了他的新愁,遥望着远方的旅客,却未能见到归来的鸿雁,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之情。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旧游的回忆,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境况的不满和愁闷,他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文字中,黯淡而凄凉。诗人通过描述初霜降临的景象,和红叶染红的江枫,展现了时光的流转和重阳节临近的氛围。他以瘦弱的竹杖为伴,回首过去的旧游,感叹岁月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和欢聚的向往。最后,诗人以微云斜照的景象作为结束,表达了壮怀已经尽展的心情,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这首诗词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离别、时光流转和怀旧之情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同时,诗人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对比,使整首诗词充满了凄凉和寂寥之美,给读者带来了深深的触动和共鸣。

《八归(重阳前二日怀梅溪)》高观国 拼音读音参考


bā guī chóng yáng qián èr rì huái méi xī
八归(重阳前二日怀梅溪)

chǔ fēng cuì lěng, wú bō yān yuǎn, chuī mèi wàn lǐ xī fēng.
楚峰翠冷,吴波烟远,吹袂万里西风。
guān hé jiǒng gé xīn chóu wài, yáo lián juàn kè yīn chén, wèi jiàn zhēng hóng.
关河迥隔新愁外,遥怜倦客音尘,未见征鸿。
yǔ mào fēng jīn guī mèng yǎo, xiǎng yín sī chuī rù fēi péng.
雨帽风巾归梦杳,想吟思、吹入飞蓬。
liào hèn mǎn yōu yuàn lí gōng.
料恨满、幽苑离宫。
zhèng chóu àn wén tōng.
正愁黯文通。
qiū nóng.
秋浓。
xīn shuāng chū shì, chóng yáng cuī jìn, zuì hóng tōu rǎn jiāng fēng.
新霜初试,重阳催近,醉红偷染江枫。
shòu qióng xiāng bàn, jiù yóu huí shǒu, chuī mào zhī yǔ shuí tóng.
瘦筇相伴,旧游回首,吹帽知与谁同。
xiǎng yú náng jiǔ zhǎn, zàn shí lěng luò jú huā cóng.
想萸囊酒盏,暂时冷落菊花丛。
liǎng níng, zhuàng huái lì jǐn, wēi yún xié zhào zhōng.
两凝_,壮怀立尽,微云斜照中。

“想萸囊酒盏”平仄韵脚


拼音:xiǎng yú náng jiǔ zhǎn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五潸  

网友评论


高观国

高观国,南宋词人。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