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图碑”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宋代   洪咨夔

散打图碑”出自宋代洪咨夔的《沁园春(用周潜夫韵)》, 诗句共4个字。

秋气悲哉,薄寒中人,皇皇何之。
更黄花吹雨,苍苔滑屐,栏空斗鸭,床老支龟。
静里跫音,明边眉睫,蹴踏星河天脱革几。
清谈久,顿两忘妍丑,嫫姆西施。
濂溪家住江湄。
爱出水芙蓉清绝姿。
好光风霁月,一团和气,尸居龙见,神动天随。
著察工夫,诚存体段,个里语言文字非。
君家事,莫空将太极。
散打图碑

诗句汉字解释

《沁园春(用周潜夫韵)》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给出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沁园春(用周潜夫韵)

秋气悲哉,薄寒中人,皇皇何之。
更黄花吹雨,苍苔滑屐,栏空斗鸭,床老支龟。
静里跫音,明边眉睫,蹴踏星河天脱革几。
清谈久,顿两忘妍丑,嫫姆西施。
濂溪家住江湄。
爱出水芙蓉清绝姿。
好光风霁月,一团和气,尸居龙见,神动天随。
著察工夫,诚存体段,个里语言文字非。
君家事,莫空将太极。
散打图碑。

中文译文:
秋天的气息令人悲伤,人们在微寒中瑟瑟发抖,心中感到疑惑。
黄花在雨中飘落,苍苔使人滑倒,栏杆上空无一只鸭子,床上的脚架变得古老,枕头下的龟支撑着。
在宁静中听到的脚步声,明亮的眉眼,踏着星河而来,天地间一切都变得煞有介事。
清谈已久,突然间忘却了美丑,像嫫姆和西施一样。
濂溪家住在江边他们喜欢出现在水中的芙蓉,姿态优雅而清丽。
喜欢明亮的阳光、风和月亮,和谐的氛围,像龙一样展现神奇的力量,仿佛能动摇整个天地。
要认真观察工夫,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不要被表面的语言文字所迷惑。
对于你的家庭事务,不要空谈而不实际。
散打形象地绘制于碑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秋天的景象为开端,秋天的寒冷和凄凉给人一种悲伤的感觉。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描写,包括花雨飘落、滑倒、空无一物的栏杆以及古老的床脚架等,表达了人们在寒冷中的孤独和迷茫。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却通过描述宁静和明亮的场景,以及美丽的芙蓉和和谐的氛围,传递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还涉及到清谈和忘却妍丑的意象,表达了对于真实和美的追求,超越了表面的外貌和世俗的标准,寻求内在的美和智慧。同时,诗中也提到了观察事物本质的重要性,不被表面的语言文字所迷惑,要真正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本质。

最后,作者用散打图碑的形象作为结尾,展示了一种形象的艺术表达,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悟留存在碑文之中。

整首诗词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真实本质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qìn yuán chūn yòng zhōu qián fū yùn
沁园春(用周潜夫韵)
qiū qì bēi zāi, bó hán zhòng rén, huáng huáng hé zhī.
秋气悲哉,薄寒中人,皇皇何之。
gèng huáng huā chuī yǔ, cāng tái huá jī, lán kōng dòu yā, chuáng lǎo zhī guī.
更黄花吹雨,苍苔滑屐,栏空斗鸭,床老支龟。
jìng lǐ qióng yīn, míng biān méi jié, cù tà xīng hé tiān tuō gé jǐ.
静里跫音,明边眉睫,蹴踏星河天脱革几。
qīng tán jiǔ, dùn liǎng wàng yán chǒu, mó mǔ xī shī.
清谈久,顿两忘妍丑,嫫姆西施。
lián xī jiā zhù jiāng méi.
濂溪家住江湄。
ài chū shuǐ fú róng qīng jué zī.
爱出水芙蓉清绝姿。
hǎo guāng fēng jì yuè, yī tuán hé qì, shī jū lóng xiàn, shén dòng tiān suí.
好光风霁月,一团和气,尸居龙见,神动天随。
zhe chá gōng fū, chéng cún tǐ duàn, gè lǐ yǔ yán wén zì fēi.
著察工夫,诚存体段,个里语言文字非。
jūn jiā shì, mò kōng jiāng tài jí.
君家事,莫空将太极。
sàn dǎ tú bēi.
散打图碑。

“散打图碑”平仄韵脚


拼音:sàn dǎ tú bēi
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网友评论


* “散打图碑”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散打图碑”出自洪咨夔的 《沁园春(用周潜夫韵)》,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洪咨夔简介

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