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山宝灯照夜”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鳌山宝灯照夜”出自宋代赵以夫的《汉宫春(次方时父元夕见寄)》, 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áo shān bǎo dēng zhào yè,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仄。

全诗阅读

投老归来,记踏青堤上,三度逢君。
寒窗冷淡活计,明月空尊。
红红白白,又一番、春色撩人。
谁信道,闲中天地,园林几见成尘。
今夕偶无风雨,便满城箫鼓,来往纷纷。
鳌山宝灯照夜,罗绮千门。
珠帘尽卷,看聘婷、水上行云。
应自笑,周郎少日,风流羽扇纶巾。


诗词类型: 汉宫春

《汉宫春(次方时父元夕见寄)》赵以夫 翻译、赏析和诗意


《汉宫春(次方时父元夕见寄)》是宋代赵以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汉宫春(次方时父元夕见寄)

投老归来,记踏青堤上,三度逢君。
寒窗冷淡活计,明月空尊。
红红白白,又一番、春色撩人。
谁信道,闲中天地,园林几见成尘。

今夕偶无风雨,便满城箫鼓,来往纷纷。
鳌山宝灯照夜,罗绮千门。
珠帘尽卷,看聘婷、水上行云。
应自笑,周郎少日,风流羽扇纶巾。

诗词中文译文:

汉宫春(次方时父元夕见寄)

离家老去又回来,记得曾在青堤上三次遇见你。
寒窗冷淡过日子,明月孤单地照耀。
红红白白,又一番美丽的春色引人入胜。
谁会相信,闲暇之中的天地,园林几经沧桑。

今晚偶然无风雨,整个城市都充满箫鼓之音,人来人往纷纷。
鳌山上的宝灯照亮夜晚,千门万户都装饰着华丽的罗绮。
珠帘完全卷起,欣赏美丽的女子,如行云般在水上漂浮。
我不禁自笑,周郎年少时的风采,那风流的羽扇和丝巾。

诗意和赏析:

《汉宫春(次方时父元夕见寄)》是一首宋代的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古代宫廷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对青春年华的怀念之情。

诗词开篇,作者回忆自己离家老去后又回到故乡,回忆起曾经在青堤上三次与君相逢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接着,诗词描绘了作者的现状,寒窗冷淡,生活单调,只有明月作伴。明月的形容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寂寞。

然后,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红白相间的花朵,展示了春天的撩人魅力。然而,作者却感叹这美景转瞬即逝,表示园林和景色经历岁月的变迁,已成尘土。

最后两句描述了一个今夜无风雨的夜晚,整个城市都充满了音乐和热闹的气氛。鳌山上的宝灯照亮了夜晚,千门万户都装饰着美丽的罗绮。珠帘被完全卷起,作者欣赏着漂亮的女子,她们如行云般在水上游走。作者忍不住自嘲,回忆起自己年少时的风采,那时的周郎风流倜傥,手持羽扇,头戴丝巾。

整首诗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展示了作者对青春年华和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冷淡和对宫廷盛况的幻想。这首诗词以婉约细腻的笔触,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无奈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汉宫春(次方时父元夕见寄)》赵以夫 拼音读音参考


hàn gōng chūn cì fāng shí fù yuán xī jiàn jì
汉宫春(次方时父元夕见寄)

tóu lǎo guī lái, jì tà qīng dī shàng, sān dù féng jūn.
投老归来,记踏青堤上,三度逢君。
hán chuāng lěng dàn huó jì, míng yuè kōng zūn.
寒窗冷淡活计,明月空尊。
hóng hóng bái bái, yòu yī fān chūn sè liáo rén.
红红白白,又一番、春色撩人。
shuí xìn dào, xián zhōng tiān dì, yuán lín jǐ jiàn chéng chén.
谁信道,闲中天地,园林几见成尘。
jīn xī ǒu wú fēng yǔ, biàn mǎn chéng xiāo gǔ, lái wǎng fēn fēn.
今夕偶无风雨,便满城箫鼓,来往纷纷。
áo shān bǎo dēng zhào yè, luó qǐ qiān mén.
鳌山宝灯照夜,罗绮千门。
zhū lián jǐn juǎn, kàn pìn tíng shuǐ shàng xíng yún.
珠帘尽卷,看聘婷、水上行云。
yīng zì xiào, zhōu láng shǎo rì, fēng liú yǔ shàn guān jīn.
应自笑,周郎少日,风流羽扇纶巾。

“鳌山宝灯照夜”平仄韵脚


拼音:áo shān bǎo dēng zhào yè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二十二祃  

网友评论


赵以夫

赵以夫(一一八九~一二五六),字用父,号虚斋。居长乐(今属福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知监利县。理宗端平初知漳州。嘉熙初以枢密都丞旨兼国史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宝庆四明志》卷一)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南宋制抚年表》卷上)。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宝祐四年卒,年六十八。事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四二《虚斋资政赵公神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