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丹丘李”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宋代   吴潜

采丹丘李”出自宋代吴潜的《满江红(再和)》, 诗句共4个字。

聊把芳尊,殷勤劝、斜阳休坠。
吾老矣,难从仙客,采丹丘李
且趁风光一百五,园林尚有残红缀。
更忉忉、百舌对般春,声能美。
鸾钗绊,游丝细。
鸳袖惹,香尘腻。
想吴姬越女,踏青才尔。
争似江南樗枥社,俚歌声拂行云里。
又枝头、梅子正酸时,莺知未。

诗句汉字解释

《满江红(再和)》是宋代吴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江红(再和)

聊把芳尊,殷勤劝、斜阳休坠。
吾老矣,难从仙客,采丹丘李。
且趁风光一百五,园林尚有残红缀。
更忉忉、百舌对般春,声能美。
鸾钗绊,游丝细。
鸳袖惹,香尘腻。
想吴姬越女,踏青才尔。
争似江南樗枥社,俚歌声拂行云里。
又枝头、梅子正酸时,莺知未。

诗词的中文译文:

随意端起美酒杯,殷勤劝谏,夕阳已经西斜。
我已年老,难以与仙客相伴,只能采摘丹丘的李花。
趁着这美丽的风景,园林中还留有残存的红花。
更加愉快地欢笑吧,百舌鸟儿唱着如春天一般美妙的歌声。
鸾钗被绊住,游丝纤细。
鸳袖沾上了花粉,香气沁人。
想起吴姬和越女,她们正去踏青。
怎能与江南的樗树社相比,那里俚歌的声音掠过云层。
再看枝头,梅子正酸涩,只有黄莺知道春天尚未到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春天的美景和生活情趣为主题,以自然景观和女性形象为表达对象。诗人吴潜通过诗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的开篇,诗人举起芳酒杯,殷勤劝饮,意味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享受。他感叹自己已经年老,无法与仙客相伴,只能在园林中采摘丹丘的李花,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在描绘自然景观时,诗人通过形容百舌鸟唱歌如春,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他用细腻的描写,表达了春天的声音是如此美妙动人,仿佛能够抚慰人心。

诗中出现的鸾钗、游丝、鸳袖等形象,通过细节描写,增添了诗词的情感色彩和意境感。这些形象与女性相关,展示了女性的美丽和妩媚,使整首诗词更具艳丽的画面感。

在最后两句诗中,诗人以梅子的酸涩和黄莺的知觉来象征春天的到来。他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未来美好的期许。

总体而言,《满江红(再和)》是宋代吴潜创作的一首诗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春天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女性形象,营造了美好的意境。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手法,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以及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词优美动人,情感丰富,给人以愉悦和思考的空间。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mǎn jiāng hóng zài hé
满江红(再和)
liáo bǎ fāng zūn, yīn qín quàn xié yáng xiū zhuì.
聊把芳尊,殷勤劝、斜阳休坠。
wú lǎo yǐ, nán cóng xiān kè, cǎi dān qiū lǐ.
吾老矣,难从仙客,采丹丘李。
qiě chèn fēng guāng yī bǎi wǔ, yuán lín shàng yǒu cán hóng zhuì.
且趁风光一百五,园林尚有残红缀。
gèng dāo dāo bǎi shé duì bān chūn, shēng néng měi.
更忉忉、百舌对般春,声能美。
luán chāi bàn, yóu sī xì.
鸾钗绊,游丝细。
yuān xiù rě, xiāng chén nì.
鸳袖惹,香尘腻。
xiǎng wú jī yuè nǚ, tà qīng cái ěr.
想吴姬越女,踏青才尔。
zhēng shì jiāng nán chū lì shè, lǐ gē shēng fú xíng yún lǐ.
争似江南樗枥社,俚歌声拂行云里。
yòu zhī tóu méi zǐ zhèng suān shí, yīng zhī wèi.
又枝头、梅子正酸时,莺知未。

“采丹丘李”平仄韵脚


拼音:cǎi dān qiū lǐ
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网友评论


* “采丹丘李”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采丹丘李”出自吴潜的 《满江红(再和)》,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吴潜简介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