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衰鬓著飞花”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不堪衰鬓著飞花”出自宋代吴文英的《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kān shuāi bìn zhe fēi huā,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全诗阅读

流水麹尘,艳阳醅酒,画舸游情如雾。
笑拈芳草不知名,乍凌波、断桥西堍。
垂杨漫舞。
总不解、将春系住。
燕归来,问彩绳纤手,如今何许。
欢盟误。
一箭流光,又趁寒食去。
不堪衰鬓著飞花,傍绿阴、冷烟深树。
玄都秀句。
记前度、刘郎曾赋。
最伤心、一片孤山细雨。


诗词类型:寒食节 感叹 岁月 西子妆

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注释

①醅:一本作“酷”,一本作“酤”。
②乍:一本无此字,一本此处缺字。

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鉴赏

  《西子妆慢》,双调,九十七字,上片十句五仄韵,下片九句六仄韵。此词据张炎词序说:“(系)吴梦窗自制此曲。” “湖上”,指杭城西湖。西湖又称西子湖,此系词人即景自度曲。  

  “流水”三句,词人醉眼中湖景。“曲”,即酒曲也。这儿喻水面浮物。“酷”,热也。此喻太阳如被酒热所逼的醉汉的红脸庞。此三句言词人乘舟醉游西湖,醉眼朦胧中见到水面浮物,就当作酒曲,将红彤彤的太阳当作酒友发热的红脸庞,游船周围的景色从醉眼中望去已是成了一片模糊影子。此处生动地刻画出一个酒徒大醉时的模样。“笑拈”两句,承前述醉态。此言词人已经大醉,在不知不觉中到了断桥西边。停船上岸,随手拔来一些花草,却傻笑着说不出它们究竟叫什么“芳名”。“拈芳草”,即春日斗草游戏。古时妇女习惯在寒食、清明时进行的一种游戏,大致是以采集之草品种多少、优劣或其他方式定胜负。据宋懔《荆楚岁时记》:“竞采百药,谓百草以触除毒气,故也有斗草之戏。”“垂杨”两句,触景生情。言清明时节,湖堤柳枝遇风飘舞,煞是好看。但他却认为杨柳枝终究是不懂得人的惜春之情,将这无限春光系住不放它去。“柳”有留之意,因此古人常折柳赠别。“燕归来”三句,借物设问,感慨系之。词人假手归来旧地的燕子,似乎它们的呢喃声像在询问眼前秋千架上的彩绳:如今还有多少双纤手前来游玩过?此非燕问,实是词人自问也。  

  过片“欢盟误”三句,感叹岁月蹉跎。此言年青时的山盟海誓如今都已泯灭,日月如梭,光阴如箭,一转眼又度过了一个寒食节。“寒食”扫墓,词人在杭曾有一位恩爱十年的亡妾墓在,所以他自然地想起两人的“欢盟”空误。“不堪”两句。言自己现在已是两鬓斑白苍老不堪,然而湖岸却依旧是绿荫浓浓烟笼寒水,景物如旧。“玄都”两句,借用唐刘禹锡两游苏州玄都观即景赋诗的典故。此处是说:西湖山水也曾有我从前记游吟唱的诗词在,其中也不乏“秀句”佳作。“前度刘郎”,又点出了西湖是词人的重游之地。“最伤心”句,言己驻足断桥岸边已久,面对着眼前孤山,只见天气已转成毛毛细雨,心情也随景转为凄凉,所谓孤独人寂寞对孤山,理应伤心不已耳。

《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吴文英 拼音读音参考


xī zǐ zhuāng màn hú shàng qīng míng báo yóu
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liú shuǐ qū chén, yàn yáng pēi jiǔ, huà gě yóu qíng rú wù.
流水麹尘,艳阳醅酒,画舸游情如雾。
xiào niān fāng cǎo bù zhī míng, zhà líng bō duàn qiáo xī tù.
笑拈芳草不知名,乍凌波、断桥西堍。
chuí yáng màn wǔ.
垂杨漫舞。
zǒng bù jiě jiāng chūn xì zhù.
总不解、将春系住。
yàn guī lái, wèn cǎi shéng qiàn shǒu, rú jīn hé xǔ.
燕归来,问彩绳纤手,如今何许。
huān méng wù.
欢盟误。
yī jiàn liú guāng, yòu chèn hán shí qù.
一箭流光,又趁寒食去。
bù kān shuāi bìn zhe fēi huā, bàng lǜ yīn lěng yān shēn shù.
不堪衰鬓著飞花,傍绿阴、冷烟深树。
xuán dōu xiù jù.
玄都秀句。
jì qián dù liú láng céng fù.
记前度、刘郎曾赋。
zuì shāng xīn yī piàn gū shān xì yǔ.
最伤心、一片孤山细雨。

“不堪衰鬓著飞花”平仄韵脚


拼音:bù kān shuāi bìn zhe fēi huā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六麻  

网友评论


吴文英

吴文英头像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