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已是难听”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清代   项鸿祚

西风已是难听”出自清代项鸿祚的《水龙吟·秋声》, 诗句共6个字。

西风已是难听,如何又著芭蕉雨?
泠泠暗起,澌澌渐紧,萧萧忽住。
候馆疏(石甚),高城断鼓,和成凄楚。
想亭皋木落,洞庭波远,浑不见,愁来处。
此际频惊倦旅,夜初长,归程梦阻。
砌蛩自叹,边鸿自唳,剪灯谁语?
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
满寒江剩有,黄芦万顷,卷离魂去。

诗句汉字解释

西

《水龙吟·秋声》是清代诗人项鸿祚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风已经变得难听,怎么又开始下起芭蕉雨?
风声呜咽,雨势渐紧,萧萧又突然停歇。
候馆稀疏(石很多),高城鼓声戛然而止,和成了凄楚之音。
想起亭皋的树木凋零,洞庭湖波浩渺,一切都看不见,忧愁从何而来?
此时频频惊扰疲惫的旅人,夜晚刚开始漫长,回程梦境阻挠。
石墙的蛩虫自叹息,边境的天鹅自鸣叫,剪下的灯谁在低语?
不要再伤心了,可怜的秋天已经到来,无声更加痛苦。
满寒江中仍残留着,黄芦荡漾万顷,卷离的魂魄已经离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的声音和景象为主题,以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寂寞和忧伤。诗中的景物和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凄美的秋季画卷。

首先,诗人描述了西风的呜咽声和芭蕉雨的嘈杂声,将秋风的愁怨和秋雨的淅沥之音表现得淋漓尽致。风声和雨声交错,萧瑟的秋意逐渐增强。

接着,诗人描绘了候馆稀疏和高城鼓声戛然而止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楚的氛围。这里候馆的冷清和高城的断鼓象征着旅途的孤寂和无奈。

诗人又回忆起亭皋的树木凋零和洞庭湖波的浩渺,但此刻他却看不到这一切,愁绪由此而生。这种无法触摸到的景物和遥远的波浪进一步强化了孤独和失望的情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疲惫旅人频繁惊扰的无奈和夜晚回程梦境的阻碍。石墙上的蛩虫自叹息,边境的天鹅自鸣叫,剪下的灯谁在低语,这些描写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最后,诗人以满寒江中残留的黄芦和卷离的魂魄作为结束点,诗意深沉。黄芦的荡漾和魂魄的离去暗示着一种无法挽回的离别和无声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动人的描写和隐喻,将秋天的声音与景象相融合,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忧伤之情。同时,诗人运用了音与景、景与情的交织,将自然景物与人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对秋天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美丽与凄凉,给人一种深深的触动和共鸣。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uǐ lóng yín qiū shēng
水龙吟·秋声
xī fēng yǐ shì nán tīng, rú hé yòu zhe bā jiāo yǔ?
西风已是难听,如何又著芭蕉雨?
líng líng àn qǐ, sī sī jiàn jǐn, xiāo xiāo hū zhù.
泠泠暗起,澌澌渐紧,萧萧忽住。
hòu guǎn shū shí shén, gāo chéng duàn gǔ, hé chéng qī chǔ.
候馆疏(石甚),高城断鼓,和成凄楚。
xiǎng tíng gāo mù luò, dòng tíng bō yuǎn, hún bú jiàn, chóu lái chù.
想亭皋木落,洞庭波远,浑不见,愁来处。
cǐ jì pín jīng juàn lǚ, yè chū zhǎng, guī chéng mèng zǔ.
此际频惊倦旅,夜初长,归程梦阻。
qì qióng zì tàn, biān hóng zì lì, jiǎn dēng shuí yǔ?
砌蛩自叹,边鸿自唳,剪灯谁语?
mò gèng shāng xīn, kě lián qiū dào, wú shēng gèng kǔ.
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
mǎn hán jiāng shèng yǒu, huáng lú wàn qǐng, juǎn lí hún qù.
满寒江剩有,黄芦万顷,卷离魂去。

“西风已是难听”平仄韵脚


拼音:xī fēng yǐ shì nán tīng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九青  (仄韵) 去声二十五径  

网友评论


* “西风已是难听”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西风已是难听”出自项鸿祚的 《水龙吟·秋声》,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项鸿祚简介

项鸿祚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