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远明君弃”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唐代   刘长卿

地远明君弃”出自唐代刘长卿的《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 诗句共5个字。

巴峤南行远,长江万里随。
不才甘谪去,流水亦何之。
地远明君弃,天高酷吏欺。
清山独往路,芳草未归时。
流落还相见,悲欢话所思。
猜嫌伤薏苡,愁暮向江篱。
柳色迎高坞,荷衣照下帷。
水云初起重,暮鸟远来迟。
白首看长剑,沧洲寄钓丝。
沙鸥惊小吏,湖月上高枝。
稚子能吴语,新文怨楚辞。
怜君不得意,川谷自逶迤。

诗句汉字解释

诗词中文译文:
初次贬谪至南巴,来到鄱阳郡,题写给李嘉祐的江亭。

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在被贬谪的过程中写的。诗人表达了被远离故乡所带来的痛苦和不满,他感到自己的才华被埋没在了边远的地方,就像流水一样无所去处。他觉得远离了明君的治理,却落到了酷吏的欺凌之下。诗人独自寻找清幽的山水之间,身着草衣,孤独地往前行。他的家人也流离失所,只有在相聚时能够畅谈思念之情。他因种种猜忌和伤害而感到苦闷,夜幕降临时,他站在江边的篱笆旁忧愁着。柳树的翠绿迎接着高坡,荷花的衣裳如照在他下帷的灯光一样。江水和云彩的变化使景色更加壮丽,夕阳下远处的飞鸟徘徊不去。他抬头看着持剑的白发斑白的老人,寄托了自己的心情。这个老人以钓鱼为业,寄托着他的思念。一只沙鸥惊动了河边的小吏,湖泊上的月光倒映在高枝上。他的孩子还只是稚气未脱,却能说一口流利的吴语,而创作的诗文却充满着怨念和辞别之情。他同情这位李嘉祐,因为他无法实现自己的志向,而沉溺在边疆官场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被贬谪至南巴,远离故乡所带来的孤独和痛苦之情。诗人将自己的心情与江亭、山水、柳树、荷花等景物相融合,使诗中的意境更加丰富。在诗人的笔下,江亭成为他思念的对象,山水成为他追求自由的去处,柳树和荷花象征着他内心的纷扰和寂寞。整首诗情感真挚,描绘了诗人被远离家乡所带来的痛楚和对命运的无奈。

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时势的忧虑和对贤臣的向往。他痛惜自己的才华在边疆得不到发挥的遭遇,反思了明主弃材用人的不公和酷吏的欺凌。整首诗字里行间流淌着诗人的无奈和不屈的精神,抒发了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内蕴着对家国思念之情,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自由的追求,展示了唐代诗人在困境中追求真理和力求保持自己尊严的坚韧精神。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hū biǎn nán bā zhì pó yáng, tí lǐ jiā yòu jiāng tíng
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
bā jiào nán xíng yuǎn, cháng jiāng wàn lǐ suí.
巴峤南行远,长江万里随。
bù cái gān zhé qù, liú shuǐ yì hé zhī.
不才甘谪去,流水亦何之。
dì yuǎn míng jūn qì, tiān gāo kù lì qī.
地远明君弃,天高酷吏欺。
qīng shān dú wǎng lù, fāng cǎo wèi guī shí.
清山独往路,芳草未归时。
liú luò hái xiāng jiàn, bēi huān huà suǒ sī.
流落还相见,悲欢话所思。
cāi xián shāng yì yǐ, chóu mù xiàng jiāng lí.
猜嫌伤薏苡,愁暮向江篱。
liǔ sè yíng gāo wù, hé yī zhào xià wéi.
柳色迎高坞,荷衣照下帷。
shuǐ yún chū qǐ zhòng, mù niǎo yuǎn lái chí.
水云初起重,暮鸟远来迟。
bái shǒu kàn cháng jiàn, cāng zhōu jì diào sī.
白首看长剑,沧洲寄钓丝。
shā ōu jīng xiǎo lì, hú yuè shàng gāo zhī.
沙鸥惊小吏,湖月上高枝。
zhì zǐ néng wú yǔ, xīn wén yuàn chǔ cí.
稚子能吴语,新文怨楚辞。
lián jūn bù dé yì, chuān gǔ zì wēi yí.
怜君不得意,川谷自逶迤。

“地远明君弃”平仄韵脚


拼音:dì yuǎn míng jūn qì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网友评论


* “地远明君弃”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地远明君弃”出自刘长卿的 《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刘长卿简介

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