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药三山外”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大药三山外”出自明代李攀龙的《秋夜》,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à yào sān shān wài,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全诗阅读

岂敢欹芳树,多时信转蓬。
乡心生夜雨,客病卧秋风。
大药三山外,浮名四海中。
自知成汗漫,还与众人同。


诗词类型:

《秋夜》李攀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秋夜》是明代诗人李攀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岂敢欹芳树,多时信转蓬。
乡心生夜雨,客病卧秋风。
大药三山外,浮名四海中。
自知成汗漫,还与众人同。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夜中的心境。诗人以自嘲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境遇和心情。他感叹自己不敢傲视于芳树,多年来一直像飘荡的蒲苇一样无所依托。他的乡愁在夜雨中滋生,作为客人的他因病卧在秋风中。他意识到自己的名声只是被淹没在广阔海洋中的微不足道的沙粒,他自知自己只是无足轻重的存在,与众人并无二致。

赏析:
《秋夜》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自己的描述和心境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无助和无名之感。诗中的"岂敢欹芳树"表明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敬畏和自卑,强调了他的谦逊态度。"多时信转蓬"揭示了诗人多年来的漂泊不定,没有固定的归属地。"乡心生夜雨,客病卧秋风"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身体上的病痛,更加强调了他的孤独和困顿。"大药三山外,浮名四海中"揭示了诗人的追求和渴望,但又明白自己的名声只是微不足道的存在。最后一句"自知成汗漫,还与众人同"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认知和接受,他并不抱怨或自怨自艾,而是以平常心面对自己的命运。整首诗词以平实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秋夜》李攀龙 拼音读音参考


qiū yè
秋夜

qǐ gǎn yī fāng shù, duō shí xìn zhuǎn péng.
岂敢欹芳树,多时信转蓬。
xiāng xīn shēng yè yǔ, kè bìng wò qiū fēng.
乡心生夜雨,客病卧秋风。
dà yào sān shān wài, fú míng sì hǎi zhōng.
大药三山外,浮名四海中。
zì zhī chéng hàn màn, hái yǔ zhòng rén tóng.
自知成汗漫,还与众人同。

“大药三山外”平仄韵脚


拼音:dà yào sān shān wài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九泰  (仄韵) 去声九泰  

网友评论



李攀龙

李攀龙头像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