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丛中墨未干”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清代   黄宗羲

丝竹丛中墨未干”出自清代黄宗羲的《五月二十八日书诗人壁》, 诗句共7个字。

水晶宫殿玉雕阑,丝竹丛中墨未干
却道诗情多富贵,故教村落写荒寒。

诗句汉字解释

《五月二十八日书诗人壁》是清代黄宗羲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水晶宫殿玉雕阑,
丝竹丛中墨未干。
却道诗情多富贵,
故教村落写荒寒。

诗词中描述了一个场景,水晶宫殿上雕刻着精美的玉栏杆,而在丝竹乐声的中间,诗人的墨迹尚未干透。诗人反驳说,虽然人们常说诗情多富贵,但他故意选择在村落写下这些诗句,表达了贫苦与荒寒的主题。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和反讽,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特看法。首先,水晶宫殿和玉雕阑是象征着贵族阶层的富丽堂皇的建筑,而丝竹乐声则代表着高雅的文艺氛围。这些元素似乎暗示了诗人可以追求富贵与高贵的题材,但是他却选择在村落中写作,表达对贫困和荒寒的关注。

诗词的诗意在于诗人意识到诗歌创作不仅仅是为了追逐富贵和享受,而更重要的是表达对社会底层的关怀和关注。诗人通过选择村落作为写作的背景,强调了诗歌的社会责任和关注贫苦人民的使命。

这首诗词在形式上简洁明快,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贵族的奢华与平民的贫困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反转传统的审美观念,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判,体现了他对诗歌的独立态度和追求真实的创作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巧妙的构思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底层的关怀和对贫困的思考。诗人选择村落作为写作背景,强调了诗歌的社会责任和关注弱势群体的使命。这首诗词展示了诗人独立的创作精神和对现实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ǔ yuè èr shí bā rì shū shī rén bì
五月二十八日书诗人壁
shuǐ jīng gōng diàn yù diāo lán, sī zhú cóng zhōng mò wèi gàn.
水晶宫殿玉雕阑,丝竹丛中墨未干。
què dào shī qíng duō fù guì, gù jiào cūn luò xiě huāng hán.
却道诗情多富贵,故教村落写荒寒。

“丝竹丛中墨未干”平仄韵脚


拼音:sī zhú cóng zhōng mò wèi gàn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韵脚:(平韵) 上平十四寒  (仄韵) 去声十五翰  (仄韵) 去声十五翰  (仄韵) 去声十五翰  

网友评论



* “丝竹丛中墨未干”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丝竹丛中墨未干”出自黄宗羲的 《五月二十八日书诗人壁》,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黄宗羲简介

黄宗羲

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