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天忧世难”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元代   王旭

皇天忧世难”出自元代王旭的《木兰花慢 扬州寿纪子周》, 诗句共5个字。

皇天忧世难,生俊*,佐时来。
有忠孝诚心,文章大手,经济雄才。
他年汉庭三策,要青云高步出尘埃。
儿女徒惊气岸,丹青莫状灵台。
诗人清骨即仙才。
何处觅蓬莱。
便唤取何郎,一尊同醉,东阁官梅。
充闾郁葱佳气,挽春风、都入紫霞杯。
休道寿君无物,滔滔万里江淮。

诗句汉字解释

这首诗词《木兰花慢 扬州寿纪子周》是元代诗人王旭创作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皇天忧世难,生俊才,佐时来。
有忠孝诚心,文章大手,经济雄才。
他年汉庭三策,要青云高步出尘埃。
儿女徒惊气岸,丹青莫状灵台。
诗人清骨即仙才,何处觅蓬莱。
便唤取何郎,一尊同醉,东阁官梅。
充闾郁葱佳气,挽春风,都入紫霞杯。
休道寿君无物,滔滔万里江淮。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才华出众的人才的赞美。诗中提到了皇天忧虑世间的困难,然后描述了生来具备才华的人才在适当时机下会得到重用。这些人才具备忠诚和孝道的心,且才华横溢,能在文学和经济方面取得卓越成就。诗人期望这些人才能在未来的汉朝政府中发挥重要作用,追求功名和远大的抱负,超越尘埃的平凡世界,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诗人也提到了他的儿女,希望他们不要只满足于平凡的生活,而是要有追求更高境界的雄心壮志。最后,诗人寄托了对仙境蓬莱的向往,希望能找到那里的仙人,与他们一起饮酒作乐,享受东阁官梅所带来的美好气息。整首诗通过对人才和仙境的赞美,传达了诗人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新雅致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人才和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皇天忧虑世间的困难与生俊才的崛起进行对照,展示了人才在逆境中脱颖而出的价值。诗人通过表达对人才的赞美,表达了对社会进步和美好未来的期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个人成就和追求的渴望,希望能超越平凡的尘世,追寻仙境的存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既表达了对社会的关切,又展示了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mù lán huā màn yáng zhōu shòu jì zi zhōu
木兰花慢 扬州寿纪子周
huáng tiān yōu shì nán, shēng jùn, zuǒ shí lái.
皇天忧世难,生俊*,佐时来。
yǒu zhōng xiào chéng xīn, wén zhāng dà shǒu, jīng jì xióng cái.
有忠孝诚心,文章大手,经济雄才。
tā nián hàn tíng sān cè, yào qīng yún gāo bù chū chén āi.
他年汉庭三策,要青云高步出尘埃。
ér nǚ tú jīng qì àn, dān qīng mò zhuàng líng tái.
儿女徒惊气岸,丹青莫状灵台。
shī rén qīng gǔ jí xiān cái.
诗人清骨即仙才。
hé chǔ mì péng lái.
何处觅蓬莱。
biàn huàn qǔ hé láng, yī zūn tóng zuì, dōng gé guān méi.
便唤取何郎,一尊同醉,东阁官梅。
chōng lǘ yù cōng jiā qì, wǎn chūn fēng dōu rù zǐ xiá bēi.
充闾郁葱佳气,挽春风、都入紫霞杯。
xiū dào shòu jūn wú wù, tāo tāo wàn lǐ jiāng huái.
休道寿君无物,滔滔万里江淮。

“皇天忧世难”平仄韵脚


拼音:huáng tiān yōu shì nán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四寒  (仄韵) 去声十五翰  

网友评论



* “皇天忧世难”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皇天忧世难”出自王旭的 《木兰花慢 扬州寿纪子周》,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王旭

王旭(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字景初,东平(今属山东)人。以文章知名于时,与同郡王构、永年王磐并称“三王”。早年家贫,靠教书为生。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受砀山县令礼遇,被请到县学主持讲席。足迹遍及南北,但一生未入仕,依靠他人资助为生。主要活动于至元到大德年间。有《兰轩集》二十卷,原本已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王旭诗文若干篇,重编为《兰轩集》十六卷,其中诗九卷,文七卷。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又据《永乐大典》残帙补辑出诗二首、文一篇。王旭上许衡书,曾自称“旭布衣,穷居于时,世无所好,独尝有志于古”。与王构、王磐相比,王旭处境最不好,诗文中往往流露出怀才不遇情绪,《古风三十首》集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生平事迹见《大明一统志》卷二三、《元诗选·癸集》乙集小传、《元书》卷五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