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二首》 黄庭坚

宋代 黄庭坚

外物攻伐人,钟鼓作声气。
待渠弓箭尽,我自味无味。
宴安衽席间,蛟鳄垂涎地。
君子履微霜,即知坚冰至。

分类:

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又和二首》黄庭坚 翻译及注释

《又和二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外物攻伐人,钟鼓作声气。
待渠弓箭尽,我自味无味。
宴安衽席间,蛟鳄垂涎地。
君子履微霜,即知坚冰至。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外物对人的攻击和影响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作者在外界纷扰的环境中,感受到钟鼓声的喧嚣,但对此已经无动于衷。他等待着弓箭的用尽,以体验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宁静。在宴会上,蛟鳄垂涎地表示诱惑和欲望的存在,而君子则要履行自己的道德原则,即使面对微小的困难也能感受到坚冰的临近。

赏析:
黄庭坚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外界干扰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他将外物攻伐人的景象与钟鼓声联系起来,形象地描绘了世俗喧嚣对个人内心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作者选择等待,等待弓箭的用尽,以体验到自己内心的平静和自足。这种追求内心平静的态度展示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内心自我安抚的心态。

在宴会场景中,蛟鳄垂涎地象征着欲望和诱惑的存在,它们对君子的道德原则构成了一种考验。然而,君子要履行自己的道德准则,即使面对微小的困难,也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就像履行在微寒的晨霜上一样。这种对内心坚冰的临近的感知,表明君子对于道德的坚守和自我约束的追求。

整首诗词通过对外界干扰和内心平静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宁静和道德追求的态度。黄庭坚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揭示了他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内心自我安抚的追求,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独立精神和道德操守。

《又和二首》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yòu hé èr shǒu
又和二首

wài wù gōng fá rén, zhōng gǔ zuò shēng qì.
外物攻伐人,钟鼓作声气。
dài qú gōng jiàn jǐn, wǒ zì wèi wú wèi.
待渠弓箭尽,我自味无味。
yàn ān rèn xí jiān, jiāo è chuí xián dì.
宴安衽席间,蛟鳄垂涎地。
jūn zǐ lǚ wēi shuāng, jí zhī jiān bīng zhì.
君子履微霜,即知坚冰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