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二扬扇》 梅尧臣

宋代 梅尧臣

白扇非团扇,每来场圃见。
因风吹糠籺,编竹破筠箭。
任从高下手,不为暄寒变。
去粗而得精,持之莫言倦。

分类: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二扬扇》梅尧臣 翻译及注释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二扬扇》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扇非团扇,每来场圃见。
因风吹糠籺,编竹破筠箭。
任从高下手,不为暄寒变。
去粗而得精,持之莫言倦。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扬扇这种农具的特点和价值。诗人观察到白色的扇子并非一种平常的团扇,而是经常在田园间见到的。当风吹动时,它能把谷物的秕糠吹散,也能够编织竹子破除筠箭。无论扇子在高处还是低处运动,都不会因为温暖或寒冷而改变其作用。它能去除粗糙之物,保持清洁,持之以恒,不会感到疲倦。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扬扇的特点,表达了对农具的赞美和对劳动的崇尚。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揭示了扇子的功能和价值,将其与农村田园的景色相结合,展示了扇子在农耕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白色的扇子象征着纯洁和清新,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劳动的肯定。诗中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即无论在何种环境中,只要我们能够坚持努力,就能够克服困难,保持精神的清醒和活力。

整体上,这首诗词简洁明了,语言流畅,通过对农具扬扇的描写,传递了对农耕生活的赞美和对劳动的肯定,展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二扬扇》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hé sūn duān sǒu sì chéng nóng jù shí wǔ shǒu qí èr yáng shàn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二扬扇

bái shàn fēi tuán shàn, měi lái cháng pǔ jiàn.
白扇非团扇,每来场圃见。
yīn fēng chuī kāng hé, biān zhú pò yún jiàn.
因风吹糠籺,编竹破筠箭。
rèn cóng gāo xià shǒu, bù wéi xuān hán biàn.
任从高下手,不为暄寒变。
qù cū ér dé jīng, chí zhī mò yán juàn.
去粗而得精,持之莫言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