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鹤田》 汪元量

宋代 汪元量

南泉多载夜光还,健步移梅种玉山。
八十二翁犹矍铄,苦吟不放此心闲。

分类: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寄李鹤田》汪元量 翻译及注释

《寄李鹤田》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泉多载夜光还,
健步移梅种玉山。
八十二翁犹矍铄,
苦吟不放此心闲。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晚年仍然怀揣着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追求的心态。南泉是一个地名,夜光是指明月,诗中的南泉夜光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的明月,代表着文学的灵感和启迪。作者以健步的姿态移动到梅花树下,象征着他积极地投身于文学的创作,并将其比作在玉山上种植梅花。八十二翁指的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他虽然已经年老,但依然矍铄精神矍铄,意志坚定。苦吟不放此心闲表达了作者对创作的执着和坚持,即使年事已高,仍然不愿意放下心中的追求。

赏析:
《寄李鹤田》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不懈的追求。通过南泉夜光和移梅种玉山的意象,诗人将自己的创作比作在明月的照耀下,积极地从事文学创作,用心灵播种梅花。八十二翁犹矍铄的描绘了作者年老却意志坚定的形象,体现了他不愿意因年龄而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苦吟不厌,不会放下对文学创作的心,即使岁月渐长,仍然坚守初心。整首诗词在简短的篇幅内展现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和坚持,表达了不畏岁月变迁、追求梦想的精神,具有激励人心的意义。

《寄李鹤田》汪元量 拼音读音参考

jì lǐ hè tián
寄李鹤田

nán quán duō zài yè guāng hái, jiàn bù yí méi zhǒng yù shān.
南泉多载夜光还,健步移梅种玉山。
bā shí èr wēng yóu jué shuò, kǔ yín bù fàng cǐ xīn xián.
八十二翁犹矍铄,苦吟不放此心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