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王歌》 曹勋

宋代 曹勋

提三尺兮臣诸侯,争天下兮裂九州。
时不得兮绝淮流,江虽可渡兮吾何求,宁斗死兮羞汉囚。

分类: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项王歌》曹勋 翻译及注释

《项王歌》是宋代诗人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提起三尺兵器,成为诸侯的臣子,
争夺天下,分裂九州。
时机已经没有了,无法渡过淮河,
即便可以渡过江河,我又追求什么呢?
宁愿战斗至死,也不愿作为汉朝的囚徒而羞辱。

诗意:
《项王歌》描绘了项羽在楚汉战争中的壮志豪情。诗中通过对战争的形势和自身命运的思考,表达了项羽不愿屈服于汉朝的决心和对自由的追求。

赏析:
《项王歌》以简练的语言和激烈的情感展现了项羽的坚毅和豪情壮志。诗中的"三尺兵器"象征着战争的利器,"诸侯"代表着项羽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领导者的地位。"争天下"和"裂九州"表达了项羽渴望统一天下的决心和军事行动。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项羽面临的困境和无奈。"时不得"表明项羽错过了取得胜利的最佳时机,"绝淮流"表示无法渡过淮河,限制了他的行动能力。即便可以渡过江河,项羽也不知道自己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这体现了他内心的困惑和迷茫。

最后两句"宁斗死兮羞汉囚"反映了项羽宁愿以死相拼,也不愿被俘为汉朝的囚犯。这表达了他对自由和尊严的坚守,展现了项羽作为一个顽强的战士的形象。

总体而言,《项王歌》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深情地描绘了项羽决心争取自由和尊严的壮丽形象,展示了他那种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对英雄事业的追求。

《项王歌》曹勋 拼音读音参考

xiàng wáng gē
项王歌

tí sān chǐ xī chén zhū hóu, zhēng tiān xià xī liè jiǔ zhōu.
提三尺兮臣诸侯,争天下兮裂九州。
shí bù dé xī jué huái liú, jiāng suī kě dù xī wú hé qiú,
时不得兮绝淮流,江虽可渡兮吾何求,
níng dòu sǐ xī xiū hàn qiú.
宁斗死兮羞汉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