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竹枝歌(十首)》 李东阳

明代 李东阳

戎门旌节拥高台,军士南边戍未回。
红巾小儿齐击鼓,知是官船江上来。

分类:

竹枝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长沙竹枝歌(十首)》李东阳 翻译及注释

《长沙竹枝歌(十首)》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戎门旌节拥高台,
军士南边戍未回。
红巾小儿齐击鼓,
知是官船江上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长沙城戍卫的士兵在高台上拥挤着军旗,而南方边境的戍卫士兵还没有返回。红巾战士们齐心合力敲击战鼓,知道这是官方的船只正在江上驶来。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战争时期的景象。首句"戎门旌节拥高台"以戎门、旌节、高台等词语刻画了战争的严峻氛围和军事阵势的庄严。第二句"军士南边戍未回"表达了南方边境的戍卫士兵还没有归来,暗示了他们可能面临的危险和艰难。第三句"红巾小儿齐击鼓"通过红巾小儿击鼓的形象,展现了年轻战士的坚毅和勇敢。最后一句"知是官船江上来"揭示了士兵们的期待和希望,他们知道官方的船只即将到来,可能是为了增援或提供援助。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战争时代的紧张氛围和军民的坚毅精神。诗人以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战士们的赞颂和对国家的关注,同时也传递了对和平的向往和期盼。这首诗词通过短小精悍的文字,勾勒出了长沙城的战争景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长沙竹枝歌(十首)》李东阳 拼音读音参考

cháng shā zhú zhī gē shí shǒu
长沙竹枝歌(十首)

róng mén jīng jié yōng gāo tái, jūn shì nán biān shù wèi huí.
戎门旌节拥高台,军士南边戍未回。
hóng jīn xiǎo ér qí jī gǔ, zhī shì guān chuán jiāng shàng lái.
红巾小儿齐击鼓,知是官船江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