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科目时与人书》 韩愈
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
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也,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为獱獭之笑者,盖十八九矣。
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然是物也,负其异於众也,且曰:“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其死其生,固不可知也。
今又有有力者当其前矣,聊试仰首一鸣号焉,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而且鸣号之者,亦命也。
愈今者,实有类于是,是以忘其疏愚之罪,而有是说焉。
阁下其亦怜察之。
《应科目时与人书》韩愈 翻译及注释
应科目时与人书翻译及注释
翻译
某月某日,韩愈再拜(书信用语,表示自谦):天池的边上,大江的水边,传说:有怪物存在,大概不是平常鱼类水兽等动物可以比得上的。它得了水,就能呼风唤雨,上天下地都很容易。如果得不到水,也就是寻常所见的那种形状,不用广阔险峻的高山土丘就能把它困住。然而它在没有水的时候,不能自己造出水来。它们十次有八九次被獱獭(一般的水兽)之流嘲笑。如果碰到有力量的人,可怜它们的窘境而把它们运输转移(到有水的地方),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但是这种怪物,报负和一般东西不同,它会说:“就算烂死在沙泥里,我也高兴。如果俯首帖耳,摇尾乞怜,不是我的志向。”因此有能力帮它的人遇到他们,熟视无睹,就像没看见一般。他的死活,我们也无从知道了。
如今又有一个有能力的人走到它的面前,姑且试着抬头鸣叫一声(因为有能力的人已经对他们习惯而视而不见了),哪里知道有能力的人不可怜它的窘境,而忘记了举手之劳,把它转移到水里边?别人可怜它,是它的命。别人不可怜它,也是它的命。知道生死有命还鸣号求助的,也是它的命。我(韩愈)如今确实有点类似于它,所以不顾自己的浅陋,而写下这些话,希望阁下您垂怜并理解我!
注释
(1)本文为贞元九年(公元793年)韩愈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时写给别人的求荐信。
(2)濆(fén):水边。
(3)常鳞凡介 ( cháng lín fán jiè ): 解释 一般的鱼类、贝类。比喻平凡的人。
(4)品汇匹俦:指同一类东西。
(5)獱(biān)獭:水獭,半水栖动物。
(6)於(yú):多作为介词,是古汉语中用的很多的虚词,“于”、“於”多数情况相通,但“于”并不能代替“於”的全部意义。
(7)庸讵:通假字通“岂,怎么,何以”。
(8)忘:通假字通“无,没有”。
应科目时与人书简析
《应科目时与人书》作于贞元九年(公元793)。韩愈,进士出身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时写给别人的信。目的是希望别人能帮他做些宣传,扩大自己的声誉。文章通过生动贴切的比喻,巧妙地把自己的处境、心理状态、要求和对方的身份作用具体而细微地表达出来。全文气势充沛,富于变化;分寸掌握得好。应科目时与人书创作背景
韩愈,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时写给别人的求荐信,故名“应科目时与人书”。 月日,韩愈再拜:天地之滨,长江之畔,有怪物存在,是不是经常鳞所有介的品匹俦的。
他们得到水,变化风雨,上下在天不难了。
如果得不到水,这是寻常尺寸之间罢了,没有高山大陵空旷道路险峻的关阻隔的原因,然而他彻底干涸,不能亲自前来吗水,为獱獭笑的人,大概十八九岁了。
和有能力的人,可怜那穷而运转的,这是一举手一投足的辛苦了。
但这东西,背着自己与众不同的,并且说:“烂死在沙泥,我宁快乐的;如果俯首帖耳,摇尾乞怜,这不是我的意思。
”因此有能力的人的待遇,仔细看了看他像看不见的。
他的死活,就不知道了。
现在又有一个有能力的人在他面前了,姑且试着抬头鸣叫一声啊,你怎么知道有能力的人不为他穷而忘记一举手,一个下脚的疲劳,而转的清波吗?他悲哀的,命令了;他没有悲哀的,命令了;知道他在命令,而且鸣号求助的,也命令了。
好现在的,其实类似于这,因此忘记自己的浅陋,而有这样说了。
阁下您也很清楚的。
《应科目时与人书》韩愈 拼音读音参考
yīng kē mù shí yú rén shū
应科目时与人书
yuè rì, yù zài bài: tiān dì zhī bīn, dà jiāng zhī fén, yǒu guài wù yān, gài fēi cháng lín fán jiè zhī pǐn pǐ chóu yě.
月日,愈再拜:天地之滨,大江之濆,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匹俦也。
qí dé shuǐ, biàn huà fēng yǔ, shàng xià yú tiān bù nán yě.
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
qí bù jí shuǐ, gài xún cháng chǐ cùn zhī jiān ěr, wú gāo shān dà líng kuàng tú jué xiǎn wèi zhī guān gé yě, rán qí qióng hé, bù néng zì zhì hū shuǐ, wèi pín tǎ zhī xiào zhě, gài shí bā jiǔ yǐ.
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也,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为獱獭之笑者,盖十八九矣。
rú yǒu lì zhě, āi qí qióng ér yùn zhuàn zhī, gài yī jǔ shǒu yī tóu zú zhī láo yě.
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rán shì wù yě, fù qí yì yú zhòng yě, qiě yuē:" làn sǐ yú shā ní, wú níng lè zhī ruò fǔ shǒu tiē ěr, yáo wěi ér qǐ lián zhě, fēi wǒ zhī zhì yě.
然是物也,负其异於众也,且曰:“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shì yǐ yǒu lì zhě yù zhī, shú shì zhī ruò wú dǔ yě.
”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qí sǐ qí shēng, gù bù kě zhī yě.
其死其生,固不可知也。
jīn yòu yǒu yǒu lì zhě dāng qí qián yǐ, liáo shì yǎng shǒu yī míng hào yān, yōng jù zhī yǒu lì zhě bù āi qí qióng ér wàng yī jǔ shǒu, yī tóu zú zhī láo, ér zhuǎn zhī qīng bō hū? qí āi zhī, mìng yě qí bù āi zhī, mìng yě zhī qí zài mìng, ér qiě míng hào zhī zhě, yì mìng yě.
今又有有力者当其前矣,聊试仰首一鸣号焉,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而且鸣号之者,亦命也。
yù jīn zhě, shí yǒu lèi yú shì, shì yǐ wàng qí shū yú zhī zuì, ér yǒu shì shuō yān.
愈今者,实有类于是,是以忘其疏愚之罪,而有是说焉。
gé xià qí yì lián chá zhī.
阁下其亦怜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