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冠遗编的诗词

《仁宗皇帝挽辞四首》 宋·王安石

去序三朝圣,行崩万国天。
忧勤无旷古,治洽最长年。
仁育齐高厚,哀思罄幅员。
欲知千载美,道德冠遗编

《李彦泽紫云洞》 宋·冯时行

玉帝侍臣紫云翁,帝嗔谪居跨鳌峰。
年齿瞬息反帝所,空有衣冠藏山中。
山中草木俱不同,紫云霏微气郁葱。
风清月白岩穴空,翁犹被发乘虬龙。

《次韵水官诗?并引原收有老泉水官诗,今删?》 宋·苏轼

净因大觉琏师,以阎立本画水官遗编礼公。
公既报之以诗,谓某:汝亦作。
某顿首再拜次韵,仍录二诗为一卷以献。
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

《书节孝先生事实於先生诗编之后》 宋·张舜民

古人往矣名空存,尔来冠带谁其伦。
语言渊骞行盗跖,俯仰不愧何缤缤。
先生道义完且洁,去彼取此非今人。
事亲岂但彩衣戏,刻木省定长悲辛。

《谢李常伯》 宋·王令

人从东南来,忽得连纸诗。
行义不赫晔,名声无萎蕤。
虽尝误见辱,旋则拜席归。
别久谓已忘,不图犹记之。

《薛阳陶觱篥歌》 唐·罗隐

平泉上相东征日,曾为阳陶歌觱篥。
乌江太守会稽侯,相次三篇皆俊逸。
桥山殡葬衣冠后,金印苍黄南去疾。

《水调歌头》 宋·李光

白窃有恨焉,因以陶渊明为答,盖有激云耳
元亮赋归去,富贵比浮云。
常于闹里,端的认得主和宾。
肯羡当年轩冕,时引壶觞独酌,一笑落冠巾。

《水调歌头·元亮赋归去》 宋·李光

元亮赋归去,富贵比浮云。
常於闹里,端的认得主和宾。
肯羡当年轩冕,时引壶觞独酌,一笑落冠巾。
园圃日成趣,桃李几番春。

《读文丞相传》 明·甘瑾

万里胡天泣楚冠,南云归计路漫漫。
尚图一旅兴王易,不念孤儿立国难。
楼橹海门西日暗,剑歌江介朔风寒。
九原负痛遗编在,朔雪残灯掩泪看。

《清明约友游昆山(二十四韵)》 明·易恒

是日期而至者五人,不期而至者一人,期而不至者二人,袁校书子英、余道士复初。
实洪武十五年壬戌闰二月十六日。
老逢节序感流年,聊复追游愧昔贤。

《寄谢三城太守韩子华舍人》 宋·邵雍

洛阳自为都,二千有余年。
举步图籍中,开目今古间。
西北岌宫殿,东南倾山川。
照人伊洛清,迎门嵩少寒。

《思贤堂》 宋·苏辙

杨公守临汝,俯仰八十载。
推迁城市非,散落篇章在。
外物固难必,清名竟安赖。
孤亭右洲渚,斜日到冠佩。

《送杨安止罢信幕赴调》 宋·韩元吉

后生仰前辈,今世思古人。
岂得岁月久,所怀风俗淳。
昔我家闽中,龟山实其邻。
出门尚群盗,欲往志不伸。

《读杜诗至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舟人偶来告饥》 宋·朱翌

老翁起布衣,诗史天下选。
眼中无全牛,万象转綮窽。
曹刘知几辈,波澜付一卷。
凄其忧世心,妙若医国扁。

《潘大卿挽词》 宋·楼钥

直上青云不作难,壮年何事挂衣冠。
功名已矣乘时望,风节翘然见岁寒。
鸿去冥冥矰不到,蝶飞栩栩梦惊残。
伤心耆老今无有,留得遗编向后看。

《怀同舍石天民编修》 宋·陈傅良

山阴不得见,见期在东阳。
东阳忽岁华,欲往又阻长。
贻书辄无报,有便复寄将。
以君懒於书,我岂望得当。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石鼓歌》 唐·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关于冠遗编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