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口耳的诗词

《劝学》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送霍子侔还都》 宋·李廌

真人造区夏,民瘼傒以苏。
戎衣振不格,力举覆地盂。
桓桓神武威,自信人未孚。
当年群啸聚,剑立犹称孤。

《经史阁四言诗》 未知·张衡

玄黄氤氲,混沌未死。
道隐冥默,文郁雕跂。
蚩蚩熙熙。
结绳而治。

《读吕居仁旧诗有怀其人作诗寄之》 宋·曾几

学诗如参禅,慎勿参死句。
纵横无不可,乃在欢喜处。
又如学仙子,辛苦终不遇。
忽然毛骨换,正用口诀故。

《恭谢侍读仁皇训典彻章御赐杜工部紫宸殿诗退》 宋·杜范

丹地从容接细毡,岂徒口耳漫周旋。
帝王家法由心法,典策言传以道传。
章彻诵筵天意悦,恩隆赐典露华鲜。
礼文稽古皆成宪,主德由斯志罔愆。

《吴越王与陶穀酒令》 唐·佚名

白玉石,碧波亭上迎仙客。
(吴越王)
口耳王,圣明天子要钱塘。
(陶穀)

《颜书四十韵》 宋·苏洵

任君北方来,手出《邠州碑》。
为是鲁公写,遗我我不辞。
鲁公实豪杰,慷慨忠义姿。
忆在天宝末,变起渔阳师。

《有感》 宋·陈宗远

天地不磈立,人为天地心。
世无经济学,何以任弥纶。
沛兴园绮隐,渊启虬髯惊。
汉唐造草昧,数子留其名。

《陆象山先生墓》 宋·郭波

大道久荆榛,歧路苦未并。
博约岂不贤,末学恣驰骋。
口耳谩纷纭,徒知响与影。
吾心自神明,一掬涵万境。

《和陶读《山海经》》 宋·苏轼

蜀士李八百,穴居吴山阴。
默坐但形语,从者纷如林。
其後有李宽,鸡鹄非同音。
口耳固多伪,识真要在心。

《题杂书卷六言三首》 宋·刘克庄

若稽古至三万,道德经亦五千。
俗学见皮肤止,圣处非口耳传。

《杂咏一百首·刘琨》 宋·刘克庄

除却祖生外,馀皆在下风。
老奴口耳小,安得肖司空。

《谢章伯益惠砚》 宋·曾巩

人生对门东西陌,口耳一间心谁传。
况乃天地相去远,一在南海一在燕。
古今万世复万世,彼亦居下此在前。
是非得失错且繁,以情相话何由缘。

《赋半斋送张清卿分教嘉定》 宋·吴泳

斗城将军半段鑰,汉宫美人半额妆。
碧眼禅僧坐空室,花雨半床云半窗。
道如大路皆可遵,不间不界难为人。
卓哉圣人门,犹惜二三子。

《前诗谓思索诗句可以度日第恐终无益再赋一首》 宋·虞俦

年来世味一毫轻,宿契诗书尚有情。
魔事从教从眼赤,内观还觉寸心明。
思量诗句嗟无补,检校医方恐未精。
俗学可怜夸口耳,何如默坐息营营。

《景行堂》 宋·程公许

斯文一线流,伊川师弟子。
萍梗记经行,丹青肖容止。
升堂如有闻。
虚心探劂旨。
毋与时俗竞,溺心於口耳

《畴依》 宋·王柏

流泽未远,口耳复迷。
纂组断碎,倚托媚时。
大本斲丧,扰扰胡为。
渊源微矣,予将畴衣。

《再用观入试韵》 宋·李昴英

涵育累朝士兴起,薄海弦歌争教子。
籯金世守韦一经,俎豆少成孟三徙。
尽从科举梯进取,鹤发望深门日倚。
艺先驱德后已非古,心术乖违徒口耳

《理学》 宋·卫宗武

寥寥二千载,道统几欲坠。
濂洛既关中,浚源接洙泗。
乾淳诸大儒,流派何以异。
无极而及极,性命发其秘。

《赠江东李提学》 宋·方回

小难和气如三春,大难色莹清无尘。
小难作诗到对处,大难更自髯绝伦。
天怜今年穷已极,稍慰蒹葭霜露身。
恶风剧雪走千里,一识顿有两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