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柴桑官舍近东林,儿稚初髫即道心。侧寄绳床嫌凭几,斜安苔帻懒穿簪。高僧静望山僮逐,走吏喧来水鸭沈。翠竹黄花皆佛性,莫教尘境误相侵。
对织芭蕉雪毳新,长缝双袖窄裁身。到头须向边城著,消杀秋风称猎尘。
长安盈尺雪,早朝贺君喜。将赴银台门,始出新昌里。上堤马蹄滑,中路蜡烛死。十里向北行,寒风吹破耳。
空腹尝新酒,偶成卯时醉。醉来拥褐裘,直至斋时睡。睡酣不语笑,真寝无梦寐。殆欲忘形骸,讵知属天地。醒馀和未散,起坐澹无事。举臂一欠伸,引琴弹秋思。
篮舆腾腾一老夫,褐裘乌帽白髭须。早衰饶病多蔬食,筋力消磨合有无。不准拟身年六十,上山仍未要人扶。
高卧闲行自在身,池边六见柳条新。幸逢尧舜无为日,得作羲皇向上人。四皓再除犹且健,三州罢守未全贫。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万里江山一褐裘,十年踪迹并萍浮。囷禾谁展周郎指,负米长怀季路忧。书剑未酬平昔志,水云空结异乡愁。悠悠万事书空足,独立西风自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