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 BóYí
[Bo Yi] 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弟弟叔齐,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现山西省永济县南)。后人称颂他们能忠于故国
神话传说中的神仙。
《山海经.海内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始生氐羌,氐羌乞姓。」
晋.郭璞.注:「伯夷父颛顼师,今氐羌其苗裔也。」
也称为「伯夷父」、「颛顼师」。
人名:(1) 舜的臣子,生卒年不详。《书经.舜典》:「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2) 孤竹君的长子,生卒年不详。参见「伯夷叔齐」条。《孟子.公孙丑上》:「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
【伯字的详细解释】:[bǎi]见〖大伯子〗。[bó]1.伯父:大伯。表伯。2.在弟兄排行的次序里代表老大:伯兄。3.姓。4.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夷字的详细解释】:1.平坦;平安:化险为夷。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夷弹。夷为平地。3.灭掉;杀尽:夷灭。夷族。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夷。四夷。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夷情。华夷杂处。6.姓。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
伯夷、叔齐也可称得上是守死善道了。
商朝末年,周武王要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这样做不仁慈。
满者伯夷国王克塔拉亚萨随后反戈,打退元军,统一爪哇.
伯夷因为顾全荣誉、名声而死,就一定清高、神圣吗?
历史上著名的逊让君位的伯夷、叔齐,其故里就在此地。
夫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虽盗跖与伯夷,是同为淫僻也。庄子
垂作共工,利器用;益作朕虞,育草木鸟兽;伯夷作秩宗,典三礼;夔典乐,和神。
看着一群率真的老人,我想起了长旺村不仅有伯夷叔齐的传说,还有一个传承至今的民俗。
朕以生有伯夷之廉,史鱼之直,守经据占,不阿当世,孳孳于民,俗之所寡,故亲近生,几参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