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伛”。
基本字义
● 傴
yǔ ㄩˇ
◎ 同“伛”。
英语 humpback; stoop
德语 bucklig
法语 incliné,bossu
伛ㄩˇyǔ 形
驼背、背脊弯曲的。《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尪与伛人。」《礼记·问丧》:「秃者不免,伛者不袒。」
傴【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於武切《集韻》《韻會》委羽切,𠀤於上聲。《說文》僂也。《左傳·昭七年》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禮·喪服制》傴者不袒。《註》袒露膊傴者可憎,故不露。《淮南子·齊俗訓》傴者,使之塗。《註》傴人塗地,因其俛也。俗讀若偶,別作𤹪,𠀤非。
傴【卷八】【人部】
僂也。从人區聲。於武切
(傴)僂也。問䘮注曰。傴、背曲也。通俗文。曲脊謂之傴僂。引伸爲鞫窮。恭敬之意。又莊子。以下傴拊人之民。借爲煦嫗字。左傳曰。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析言之實無二義。从人。區聲。於武切。古音在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