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án
  • tái

兰台 兰台最早为战国时,楚国的台名,其上建有宫殿。现留存有兴建于明清之季的兰台书院一座。 汉朝时,皇宫内建有藏书的石室,作为中央档案典籍库,称为兰台,由御史中丞管辖,置兰台令史,史官在此修史。后人从此引申,宫廷内的典籍收藏府库、御史台和史官,都曾被称为兰台。 唐朝时,秘书省在唐高宗龙朔年间改称兰台,光宅年间改称麟台,唐中宗神龙年间又改回秘书省。 另外,在道家气功中,肝脏被称为兰台。在相术中,鼻子左侧的区域被称为兰台。


兰台的读音 兰台的意思


拼音读音:lán tái]
汉字注音:ㄌㄢˊ ㄊㄞˊ
简繁字形:蘭臺

基本解释

1.战国楚台名。故址传说在今湖北省钟祥县东。 2.汉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 3.泛指宫廷藏书处。 4.指御史台。汉代的御史中丞掌管兰台,故称。 5.唐代指秘书省。 6.相术家指鼻的左侧。 7.道教指肝脏。

辞典解释

兰台  lán tái  ㄌㄢˊ ㄊㄞˊ  

汉代宫中藏书的地方。西汉以御史中丞掌管,东汉置兰台令史,典校图籍,治理文书。唐代为秘书省的别称,掌图书秘籍。
《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上》:「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成世祖本纪。」
唐.白居易〈秘书省中忆旧山〉诗:「犹喜兰台非傲吏,归时应免动移文。」
也称为「兰省」。

术数用语。相术家称人的鼻翼为「兰台」。

地名。位于湖北省钟祥县东。

兰台

兰台最早为战国时,楚国的台名,其上建有宫殿。现留存有兴建于明清之季的兰台书院一座。
汉朝时,皇宫内建有藏书的石室,作为中央档案典籍库,称为兰台,由御史中丞管辖,置兰台令史,史官在此修史。后人从此引申,宫廷内的典籍收藏府库、御史台和史官,都曾被称为兰台。
唐朝时,秘书省在唐高宗龙朔年间改称兰台,光宅年间改称麟台,唐中宗神龙年间又改回秘书省。
另外,在道家气功中,肝脏被称为兰台。在相术中,鼻子左侧的区域被称为兰台。


“兰台”的单字解释

兰字的详细解释】:1.兰花,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花清香,可盆栽供观赏。2.兰草,即泽兰,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卵圆形或披针形,边缘有锯齿。

台字的详细解释】:[tái]1.平而高的建筑物,便于在上面远望:瞭望台。塔台。亭台楼阁。2.公共场所室内外高出地面便于讲话或表演的设备(用砖砌或用木料制成):讲台。舞台。主席台。3.某些做座子用的器物:锅台。磨台。灯台。蜡台。4.(台儿)像台的东西:井台。窗台儿。5.桌子或类似桌子的器物:写字台。梳妆台。乒乓球台。6.a)用于整场演出的戏剧、歌舞等:一台戏。一台晚会。b)用于机器、仪器等:一台机床。三台天文望远镜。7.指台湾省:台胞。8.敬辞,旧时用于称呼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动作:兄台。台鉴。9.姓。10.见〖台风〗1。[tāi]台州(Tāizhōu),地名;天台(Tiāntāi),山名,又地名,都在浙江。

“兰台”造句

兰台而周览兮,步从容于深宫。正殿块以造天兮,郁并起而穹崇。

篇篇鸿文,字字珠玑,深受和帝喜爱,于是李尤官拜兰台令史,负责“典校秘书”,创作“赋”、“颂”、“奏书”。

仍令鸠集学士李嗣真、吴兢之徒,于兰台刊正经史,并著撰传记。

兰台的玉砌雕阑在如雨的星光中格外晶莹剔透,连平日肃刹的神庙也泛着绚丽的色彩。

及殿中监擅收兰台令史;臻奏案之。

中度台风苏拉致宜兰台七线部分路段中断,兰阳溪也泥流滚滚。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2012年8月1日,中度台风苏拉造成宜兰台7线部份路段土石流兰阳溪也泥流滚滚,交通中断,让许多民众回不了家。

如几多姝丽,艳质浓妆,兰台夜饮,玉体轻裳,殆人骄态,争要成双。

第二天晚上他们要去参加一个化装舞会,娜拉届时将装扮成一个那不勒斯的渔家女,表演塔兰台拉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