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发 xuēfà
[shave one's hair] 剃去头发,指出家为僧尼
剃去头发出家。
唐.杨巨源〈观妓人入道〉诗二首之二:「春来削发芙蓉寺,蝉鬓临风堕绿云。」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娘子虽然年芳貌美,争耐命蹇时乖,何不舍离爱欲,披缁削发,就此出家?」
英语 to shave one's head, fig. to become a monk or nun, to take the tonsure
德语 kahlscheren (V)
法语 se raser la tête, (fig.) devenir moine ou nonne, prendre la tonsure
【削字的详细解释】:[xuē]义同“削(xiāo)”。专用于复合词:削减。剥削。[xiāo]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或一截:削果皮。把坏的一截削掉。
【髮字的详细解释】:1.人類頭上的毛:“頭髮”、“白髮”、“黑髮”、“毫髮無傷”。《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2.比喻為山上的草木。《莊子•逍遙遊》:“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3.姓。如漢代有髮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