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寺 (概念)官寺是寺院按监督管理权属划分的一种,指由政府敕设,或接受政府封赐食禄等经济上的援助,且由国家管理、监督的寺院,为‘私寺’之对称,“私寺”也称“民寺”即民间寺院。官寺奉祀的是佛教最高级别的五尊神祗分别是:毗卢遮那佛即释迦牟尼法身大日如来佛祖,两旁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是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五佛,也叫五智如来。 佛教官寺最早出现在南北朝一直延续到到唐朝武宗皇帝会昌五年(845年)。唐朝会昌以前每个县都有一座到两座官寺(和尚寺和尼姑寺),会昌年间中国佛教达到最鼎盛时期,全国寺院多达五千多座,僧侣七十多万,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和财产,僧侣并可免除兵役和劳役,严重影响唐朝经济,会昌五年武宗皇帝听信道士赵归真谗言,下旨拆毁全国所有佛像,寺院改成驿馆和酒楼,僧侣充当劳役,史称“会昌法难”或称“武宗毁佛” 奉祀西天五方五佛的寺院都属于官寺,在这次劫难中几乎在中国大地消失,保存下来屈指可数,目前全国除藏传佛教寺院外,仅存十多座供奉五方五佛的官寺,分别是:北京法源寺,西安大兴善寺、南京瓦官寺、辽宁朝阳五佛寺,福建泉州开元寺、漳州龙溪古县城下半林鹳林寺,河北赵县柏林寺、山西大同华严寺、善化寺、石窟寺、圆通寺、慈云寺。
官寺的读音 官寺的意思
拼音读音:guān sì]
汉字注音:ㄍㄨㄢ ㄙˋ
简繁字形:
基本解释
1.官署;衙门。 2.官家建的寺庙。
官寺 (概念)
官寺是寺院按监督管理权属划分的一种,指由政府敕设,或接受政府封赐食禄等经济上的援助,且由国家管理、监督的寺院,为‘私寺’之对称,“私寺”也称“民寺”即民间寺院。官寺奉祀的是佛教最高级别的五尊神祗分别是:毗卢遮那佛即释迦牟尼法身大日如来佛祖,两旁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是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五佛,也叫五智如来。
佛教官寺最早出现在南北朝一直延续到到唐朝武宗皇帝会昌五年(845年)。唐朝会昌以前每个县都有一座到两座官寺(和尚寺和尼姑寺),会昌年间中国佛教达到最鼎盛时期,全国寺院多达五千多座,僧侣七十多万,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和财产,僧侣并可免除兵役和劳役,严重影响唐朝经济,会昌五年武宗皇帝听信道士赵归真谗言,下旨拆毁全国所有佛像,寺院改成驿馆和酒楼,僧侣充当劳役,史称“会昌法难”或称“武宗毁佛”
奉祀西天五方五佛的寺院都属于官寺,在这次劫难中几乎在中国大地消失,保存下来屈指可数,目前全国除藏传佛教寺院外,仅存十多座供奉五方五佛的官寺,分别是:北京法源寺,西安大兴善寺、南京瓦官寺、辽宁朝阳五佛寺,福建泉州开元寺、漳州龙溪古县城下半林鹳林寺,河北赵县柏林寺、山西大同华严寺、善化寺、石窟寺、圆通寺、慈云寺。
“官寺”的单字解释
【官字的详细解释】:1.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官员。武官。做官。外交官。2.指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3.公共的;公用的:官道。官厕所。4.姓。5.器官:五官。感官。
【寺字的详细解释】:1.古代官署名:大理寺。太常寺。2.佛教的庙宇:碧云寺。护国寺。3.伊斯兰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清真寺。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