帢帽 帽名,古代士人戴的一种帽子。《三国志·魏·武帝纪》载曹操死后,“敛以时服”。裴松之注引《傅子》:“魏太祖(曹操)以天下凶荒,资财乏匮,拟古皮弁,裁缣帛以为帢,合于简易随时之义,了色别其贵贱。”又引《曹瞒传》:“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时或冠帢帽以见宾客。”
帢帽的读音 帢帽的意思
拼音读音:qià mào]
汉字注音:ㄑㄧㄚˋ ㄇㄠˋ
简繁字形:
基本解释
古代一种便帽。
辞典解释
帢帽 qià mào ㄑㄧㄚˋ ㄇㄠˋ
三国魏武帝时的一种便帽,可以颜色分别贵贱。见《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
帢帽
帽名,古代士人戴的一种帽子。《三国志·魏·武帝纪》载曹操死后,“敛以时服”。裴松之注引《傅子》:“魏太祖(曹操)以天下凶荒,资财乏匮,拟古皮弁,裁缣帛以为帢,合于简易随时之义,了色别其贵贱。”又引《曹瞒传》:“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时或冠帢帽以见宾客。”
“帢帽”的单字解释
【帢字的详细解释】:帛制的便帽。
【帽字的详细解释】:1.帽子:呢帽。草帽。衣帽整齐。2.(帽儿)罩或套在器物上头,作用或形状像帽子的东西:笔帽儿。螺丝帽儿。笼屉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