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虑表现于神色上。
《明史.卷一七○.于谦传》:「俄有边警,帝忧形于色。」
【解释】形:表现。忧虑的心情在脸上表现出来。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忧虑。
【出处】《旧唐书·五行志》:“四年六月,天下旱,蝗食田,祷祈无效,上忧形于色。”
【示例】每谈及世变,辄~,卒抑郁以终。 ◎《清史稿·宋维峻传》
【形字的详细解释】:1.形状:圆形。方形。图形。地形。2.形体;实体:有形。无形。形影不离。3.显露;表现:喜形于色。形诸笔墨。4.对照:相形见绌。5.姓。
【於字的详细解释】:[wū]文言叹词。[於乎][於戏]文言叹词,旧时祭文常用“呜呼”表示叹息。[yū]姓。[yú]同“于”。
【色字的详细解释】:[sè]1.颜色:红色。绿色。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厉内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种类:各色货品。花色齐全。5.质量:成色。足色。6.情欲。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艺双绝。[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