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怎么读 戴的意思

“戴”字共有1个读音: [dài]  
戴
dài



拼音: [dài]
部首:[戈]  戈字旁
笔画:总笔画:17 部外:13
字形:半包围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234
其它编码:五笔:falw 仓颉:jiwtc 郑码:eheo 四角:43850
笔顺编码:12125121122134534
笔顺笔画:一丨一丨フ一丨一一丨丨一ノ丶フノ丶
笔顺名称: 横 竖 横 竖 横折 横 竖 横 横 竖 竖 横 撇 点 斜钩 撇 点

1.把东西加在头、脸、颈、胸、臂、手等处:戴帽子。戴眼镜。戴红领巾。戴手套。

2.头上顶着;承当着:披星戴月。戴罪立功。

3.拥护;尊敬:爱戴。感戴。

dài ㄉㄞˋ


加在头、面、颈、手等处:戴帽子。披星戴月。戴圆履方。不共戴天。 尊奉,推崇,拥护:戴仰。爱戴。拥戴。感恩戴德。 姓。

英语 wear on top; support

德语 tragen, anziehen (V)

法语 mettre,porter (des lunettes, des gants, un chapeau)​,respecter,(nom de famille)​

详细字义


dài

〈名〉

(1) (形声。本义:增益)

(2) 同本义 [gain]

分物得增益曰戴。——《说文》。段玉裁注:“引申之凡加于上皆曰戴。”

(3) 古国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东 [Dai State]

宋人、 蔡人、 卫人伐 戴。——《春秋》

词性变化


dài

〈动〉

(1) 加在头、颈、面、肩上、胸上 [wear;put on]

戴,覆也。——《尔雅》

日抱戴。——《孝经·援神契》。注:“在上曰戴。”

戴胜降于桑。——《礼记·月令》

垂发戴白。——《后汉书·邓禹传》。注:“戴白,父母也。”

颁白者(老人)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无戴其苍,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戴朱缨宝饰之帽。——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闻喜宴独不戴花。——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戴笠(戴斗笠);戴头识脸(有身分,有面子;很有派头);戴巾的(指士大夫阶级);戴假发;戴耳环;戴金戒指;戴盆(将盆覆戴在头上);披星戴月(顶着星星和月亮);戴白(满头都是斑白的发丝。形容人老);她洗了手套,发现它们戴不上了

(2) 拥护,从各方面给予支持 [support]

庶民不忍,欣戴武王。——《国语·周语上》

又如:爱戴;戴情(感激他人的诚意);戴仰(拥戴仰望);拥戴(拥护推戴)

(3) 敬奉,尊奉 [respect]。

如:戴日(敬奉太阳);戴德(感戴恩德)

戴ㄉㄞˋdài 動

把東西附加在頭、面、胸、臂等處。如:「戴花」、「戴帽子」、「戴眼鏡」。

以頭頂著。如:「披星戴月」、「不共戴天之仇」。《文選·何晏·景福殿賦》:「迫而察之,若仰崇山而戴垂雲。」

擁護、推崇。如:「愛戴」、「擁戴」。《文選·張衡·東京賦》:「息肩於大漢,而欣戴高祖。」

姓。如漢代有戴德、戴聖,治《禮記》傳世,世稱為「大戴」、「小戴」。

戴【卯集中】【戈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𢨇《唐韻》都代切《集韻》《韻會》《正韻》丁代切,𠀤𪒴去聲。《說文》分物得增益曰戴。一曰首戴也。《廣韻》荷戴也。《書·大禹謨》衆非元后何戴。《孟子》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又《爾雅·釋地》途出其前戴丘。《疏》道過丘南,若爲道負戴。

又値也。《禮·喪大記》君纁戴六。《註》戴之言値也。《爾雅·釋地》戴日爲丹穴。《註》値也。《疏》値日之下,其處名丹穴。

又《諡法》典禮無愆曰戴。《左傳·隱三年》其娣戴嬀生桓公。《註》戴謂諡。

又姓。出濟北,本宋戴穆公後。

又或作載。《禮·月令》載靑旂。《詩·周頌》載弁俅俅。《音義》如字。

又與戴同。

又《韻會》作代切,音再。地名。《春秋·隱十年》宋人,蔡人,衞人伐戴。《註》戴國,今𨻰留外黃縣東南有戴城。《釋文》戴音再。

说文解字

戴【卷三】【異部】

分物得增益曰戴。从異𢦔聲。𢨇,籀文戴。都代切文二重一

说文解字注

(戴)分物得增益曰戴。釋訓曰。蓁蓁、孽孽、戴也。毛傳云。蓁蓁、至盛皃。孽孽、盛飾。是皆謂加多也。引伸之凡加於上皆曰戴。如土山戴石曰崔嵬、石山戴土曰?是也。又與載通用。言其上曰戴。言其下曰載也。釋山或本。石載土謂之崔嵬。土載石爲砠。謂石載於土、土載於石則與毛傳不異也。周頌載弁俅俅、月令載青旗皆同戴。从異。𢦒聲。都代切。一部。

(𢎑)籒文戴。弋聲、?聲同在一部。葢非从戈也。

拼音为dai的字

戴字同部首的字

其它汉字解释

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