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鼓 扁鼓,是蒙古、藏、朝鲜、满、纳西、彝、苗、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蒙古语称恒格勒格,藏语称额阿、额穷、当木穷,朝鲜族、满族称架鼓,苗语称嗯铎,汉族称跨鼓,鼓身扁圆形。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广西和中国北方等省区。
扁鼓的读音 扁鼓的意思
拼音读音:biǎn gǔ]
汉字注音:ㄅㄧㄢˇ ㄍㄨˇ
简繁字形:
辞典解释
扁鼓 biǎn gǔ ㄅㄧㄢˇ ㄍㄨˇ
乐器名。一种打击乐器。形式扁而宽,常用於戏剧演奏。
扁鼓
扁鼓,是蒙古、藏、朝鲜、满、纳西、彝、苗、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蒙古语称恒格勒格,藏语称额阿、额穷、当木穷,朝鲜族、满族称架鼓,苗语称嗯铎,汉族称跨鼓,鼓身扁圆形。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广西和中国北方等省区。
“扁鼓”的单字解释
【扁字的详细解释】:[biǎn]物体宽平而较薄:扁平。扁圆。[piān]小:扁舟(小船)。
【鼓字的详细解释】: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鼓琴。鼓掌。4.用风箱等扇(风):鼓风。5.发动;振奋:鼓动。鼓励。鼓舞。鼓起勇气。6.凸起;胀大: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钱包很鼓。口袋装得鼓鼓的。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