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éi

擂钵 使用人口较多的地方在湘、黔、川、桂、鄂、赣等地的交界处,在湘、黔、桂三地交界处擂钵是家中必备的容器。 倒锥体,一般30~40公分高,钵口约40公分经。也有比较小的,高约10公分,钵口约8-10公分,内侧有很多由钵底向钵口呈发射状的纹路((其粗糙程度是为了擂茶过程中增加摩擦力),以擂棍捣磨芝麻、豆子、茶叶等,制作风味极佳的擂钵菜或清香爽甜的擂茶。 也可用于制作粉碎装的实物,如蒜泥等。在湖南怀化、益阳、常德,湖北恩施、利川地区等少数民族地区可见。主要集中在湖南湘西。 安徽凤阳有一种可以捣蒜泥、大料、花椒、芝麻等的工具叫做擂钵,凤阳民间夏季最喜闻乐见最受欢迎的小菜蒜媒子(音同)是用大蒜和青红椒在擂钵里一起捣成泥状,再加入食盐、食醋、香油(芝麻油),搅拌均匀。


擂钵的读音 擂钵的意思


拼音读音:léi bō]
汉字注音:ㄌㄟˊ ㄅㄛ
简繁字形:擂缽

基本解释

擂钵 léibō

[motar and pestle] 承受杆弄碎的深碗形木容器

辞典解释

擂钵  léi bō  ㄌㄟˊ ㄅㄛ  

研碎物品的钵子。

擂钵

使用人口较多的地方在湘、黔、川、桂、鄂、赣等地的交界处,在湘、黔、桂三地交界处擂钵是家中必备的容器。
倒锥体,一般30~40公分高,钵口约40公分经。也有比较小的,高约10公分,钵口约8-10公分,内侧有很多由钵底向钵口呈发射状的纹路((其粗糙程度是为了擂茶过程中增加摩擦力),以擂棍捣磨芝麻、豆子、茶叶等,制作风味极佳的擂钵菜或清香爽甜的擂茶。
也可用于制作粉碎装的实物,如蒜泥等。在湖南怀化、益阳、常德,湖北恩施、利川地区等少数民族地区可见。主要集中在湖南湘西。
安徽凤阳有一种可以捣蒜泥、大料、花椒、芝麻等的工具叫做擂钵,凤阳民间夏季最喜闻乐见最受欢迎的小菜蒜媒子(音同)是用大蒜和青红椒在擂钵里一起捣成泥状,再加入食盐、食醋、香油(芝麻油),搅拌均匀。

擂钵


“擂钵”的单字解释

擂字的详细解释】:[lèi]擂台:打擂。[léi]1.研磨:擂钵(研东西的钵)。2.打;敲击:擂他一拳。擂鼓。自吹自擂。

钵字的详细解释】:1.一种用陶瓷、硬石或金属制成的类似盆而略小的器皿。用来盛放东西或研磨药物。2.钵多罗(梵语音译词)的简称。和尚盛饭的器具。

“擂钵”造句

擂茶用的工具也十分讲究,陶制的擂钵、山楂木的擂棍、用竹篾制成的“捞子”,好的擂茶工具才能擂出好的擂茶。

当地人称这些石臼为擂钵口、水坛子。

至于擂钵,只是一个普通的陶制的钵,而擂茶用的棍子则有讲究。

双臂飞舞、擂棍狂转,不一会儿,擂钵里的原料已变成酱青色的浓浆。

三明将乐发现宋窑出土了大量擂钵等文物。

但是在当地,村民称石臼群为“擂钵口”,或者叫“水坛子”。

他坐在凳子上,双腿夹住一个陶制的擂钵,抓一把绿茶放入钵内,握一根半米长的擂棍,频频舂捣、旋转。

据了解,擂茶用特制的瓦瓷擂钵,钵内留有凹纹,取山上木质匀密的山仓树做成擂茶棍,这些东西在揭西都可以买到。

做擂茶时,擂者坐定,双腿夹住一个陶制的擂钵,抓一把绿茶放入钵内,握一根半米长的擂棍,舂捣、旋转。

小女儿没吃过一口母乳,邓芝林每天用擂钵擂米糊喂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