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官服。古代以黄袍、紫绶、朱衣、青衫、白首等服色分辨贵贱。
《礼记.月令》:「天子居明堂左个,乘朱路,驾赤駵,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
唐.杜牧〈新转南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诗:「喜抛新锦帐,荣借旧朱衣。」
著此服色的官位。
《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臣自在宰府,及备朱衣,迎气五郊 ,而车驾稀出,四时至敬,屡委有司,虽有解除,犹为疏废。」
唐.章怀太子.注:「朱衣,谓祭官也。」
朱衣人。参见「朱衣点头」条。
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三出》:「三策献君前,头 点朱衣圣恩眷。庆朝廷明盛,罗网英贤。」
【朱字的详细解释】:[zhū]1.红色:朱红。朱批。朱笔。朱文(印章上的阳文)。朱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2.矿物名:朱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朱墨。3.姓。[shú]〔朱提(shí)〕古地名。汉武帝时置县,治所在今云南省 昭通县境。后立为郡。
【衣字的详细解释】:[yī]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