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悝 李悝(lǐ kuī)(前455—前395年),魏国安邑人。中国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 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奖励有功国家的人,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 他汇集当时各国法律编成《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现已失传。其“重农”与“法治”结合的思想对商鞅、韩非影响极大。
李悝的读音 李悝的意思
拼音读音:lǐ kuī]
汉字注音:ㄌㄧˇ ㄎㄨㄟ
简繁字形:
辞典解释
李悝 lǐ kuī ㄌㄧˇ ㄎㄨㄟ
人名。(约西元前455~395)战国时经济学者。事魏文侯,主持变法,推行尽地之力,创平籴法,使农民精耕以增加产量。魏国因而富强,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一。
也称为「李克」。
英语 Li Kui (455-395 BC), legalist philosopher and statesman of Wei state 魏國|魏国[Wei4 guo2]
德语 Li Kui (Eig, Pers, ca. 455 - ca. 395 v.Chr.)
李悝
李悝(lǐ kuī)(前455—前395年),魏国安邑人。中国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
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奖励有功国家的人,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
他汇集当时各国法律编成《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现已失传。其“重农”与“法治”结合的思想对商鞅、韩非影响极大。
“李悝”的单字解释
【李字的详细解释】:1.李子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倒卵形,花白色,果实球形,黄色或紫红色,是常见水果。2.这种植物的果实。3.(Lǐ)姓。
【悝字的详细解释】:[kuī]用于人名,李悝,战国时政治家。[lǐ]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