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薪。晋.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七:「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尚书郎以下,皆自出城樵采,多有死于颓墙坏壁之间者。」也作「樵采」。
【樵字的详细解释】:1.柴:砍樵。2.打柴:樵夫。渔樵。3.姓。
【采字的详细解释】:[cǎi]1.摘取:采茶。2.选取;搜集:采用。采购。采风。3.挖取(矿藏):采矿。采油。4.神态;精神:丰采。兴高采烈。[cài]1.〔采邑〕也叫食邑、采地、封地。2.中国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封地的租税收入,作为卿大夫的俸禄。西周时卿大夫在采邑内享有统治权利并对诸侯承担义务。秦汉后的采邑,只是把封地的赋税拨给受封者,作为其俸禄的“食邑”。3.欧洲封建君主赏赐给亲信、贵族或功臣的领地。
少孤贫好学,耕耘樵采,常怀书自随,投闲则诵读。
外益收敛为自守之状,不许军人以楚界樵采。
樵采薪於山之颠,渔垂钓於水之滨。
渔钓的几家三涧曲,樵采的一担两峰椒。造 句 网
建安五年,夏侯氏年十三四岁,在出行樵采的时候,被张飞虏回家做压寨夫人。
或遇病不及队伍,怖惧而逃;或因樵采为贼所掠;或渡海漂没;或深入贼庭,为所伤杀。
至于樵采之人,出入皆有限数,公私窘急,皆不聊生。
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导致贵州喀斯特森林发生退化的原因是火烧、开垦、放牧和樵采。
人畜密度过大和贫困是造成我国荒漠化的两个根本原因,两者的相互作用引发了不合理的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陡坡垦耕,以及水资源利用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