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怎么读 游的意思

“游”字共有1个读音: [yóu]  

游
汉字
读音 [yóu]
注音 ㄧㄡˊ
部首 [氵]  三点水
笔画 总笔画:12 部外:9
异体字 𠾈 𨒣 𨒰 𣸯
字形结构 左中右结构
统一编码 基本区 U+6E38
其它编码 五笔:iytb 仓颉:eysd 郑码:vsmy 四角:38147
笔顺编码 441415331521
笔顺笔画 丶丶一丶一フノノ一フ丨一
笔顺名称 点 点 提 点 横 横折钩 撇 撇 横 横撇/横钩 竖钩 横

游字的意思

1.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游泳。鱼在水里游。

2.各处从容地行走;闲逛:游览。游园。游玩。游人。游遍大江南北。

3.交游;来往。

4.不固定的;经常移动的:游牧。游民。游击。游资。

5.江河的一段:上游。中游。下游。

6.姓。

游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②-④遊)

yóu ㄧㄡˊ

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游泳。游水。 从容地行走:周游。游历。游逛。游兴(xìng)。游记。游说(shuō)。游山玩水。 〈书〉交往,来往:交游。 不固定:游资。游走。游牧。游行。游学(古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游击。游弋。游离。游子(离家久居外乡的人)。 河流的一段:上游。中游。下游。 姓。

英语 to swim; float, drift; wander, roam

德语 schwimmen, reisen (V)

游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yóu

〈名〉

(1) (形声)

(2) 同本义 [flag’s streamer]

游,旌旗之流也。——《说文》

为下国缀旒。——《诗·长发》

鞶、厉、游、缨,昭其数也。——《左传·桓公十二年》

(3) 江河的一段 [reach]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秦风》

又如:上游;下游;中游

(4) 鸟媒,猎人驯养用以招引野鸟的家鸟 [a call bird]

恐吾游之晏起,虑原禽之罕至。——《文选·潘岳·射雉赋》

(5) 古水名 [You River]。淮河下游分支。由今江苏省涟水县、灌南县至连云港市入黄海

(6) 姓

词性变化

yóu

〈动〉

(1) 人或动物在水里浮行或潜泳 [swim]

其父善游。——《吕氏春秋·察今》

子岂遽善游。

鱼游于沸鼎。——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游鱼细石。——吴均《与朱元思书》

(2) 流动,不固定 [wander about]

皆若空游无所依。——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又如:游衍(游游衍衍。游荡;游乐;干干停停,拖延时间);游花插趣(游荡作乐);游回磨转(团团转);游行(到处漫游)

遊、邎 yóu

〈动〉

(1) 遨游;游览;游玩,优游逍遥 [travel]

噬肯来遊。——《诗·唐风·有杕之杜》

遊毋倨。——《礼记·曲礼》。注:“行也。”

膳饮从于遊。——《礼记·王制》。注:“谓出入上观。”

厥壤可遊。——《封禅文》。注:“遨也。”

文王不敢盘于遊用。——《书·无逸》

同游者。——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游人虽未盛。——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余游巴黎。——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游春白相(春游;踏青);游学呈子(报告本人外出,请求保留学籍的呈文);游仙(漫游仙界)

(2) 结交;交游 [associate with]

此真吾所愿从游。——《史记·郦生传》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息交以绝游。——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又如:游艺(外出游学,以文交友);游合(交游聚会);游从(相随同游;交往,特指与长辈交往);游集(从各处来聚集)

(3) 闲逛,悠闲无所事事 [stroll]。

如:游营撞尸(骂人话。指到处游逛的人);游花浪子(不务正业,一味吃喝嫖赌寻欢作乐的人);游头浪子(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弟);游勇(失去统属的逃散的兵士)

(4) 行走;飞行;巡行 [move about]。

如:游营(游行示众);游禽(飞鸟);游骑(担任巡逻突击的骑兵)

(5) 游说;宣扬 [go about selling an idea]

孔子东游。——《列子·汤问》

又如:游夫(游说的人);游化(潜移默化;云游教化);游慝(凭借游说从事邪恶活动)

(6) 考察,学习 [investigate;learn]

游于三辅。——《后汉书·张衡传》

(7) 出访 [visit]

劝东游。——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劝君东游。

yóu

〈形〉

虚浮不实 [groundless]。

如:游嘴(游花。油腔滑调,善于狡辩);游文(浮泛的文字);游言(浮夸不实的言论);游财(浮财);游词(浮夸轻薄的言辞);游滑(油滑);游语(戏谑的、挑逗的言辞)

游字的辞典解释

游ㄧㄡˊyóu 動

在水中行動。如:「游泳」。《詩經·邶風·谷風》:「就其淺矣,泳之游之。」《淮南子·墬形》:「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士者無心而慧。」

遨遊。《墨子·貴義》:「子墨子南游於楚,見楚獻惠王。」通「遊」。

交往。《左傳·隱公三年》:「其子厚與州吁游,禁之不可。」通「遊」。

飄蕩不定。如:「游民」、「游資」、「氣若游絲」。《新唐書·卷九五·竇威傳》:「周洛間,因隋亂,人不土著,軌下令諸縣,有游手末作者按之,由是威信大行,民皆趨本。」

河流、江河的段落。如:「上游」、「中游」、「下游」。《詩經·秦風·蒹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

姓。如清代有游士鳳。

康熙字典解释

游【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汓《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𠀤音猷。水名。《水經注》淮水於淮浦縣枝分,北爲游水。

又浮行也。《爾雅·釋水》順流而下曰遡游。《詩·秦風》遡游從之。

又《周禮·天官》閽人,王宮每門四人,囿游亦如之。《註》游,離宮也。

又《管子·首憲篇》分理以爲十游,游爲之宗。

又《尚書·考靈曜》地有四游,常動而人不知。

又玩物適情之意。《禮·少儀》士依於德,游於藝。

又閒曠也。《禮·王制》無游民。

又自適貌。《詩·小雅》愼爾優游。

又枝葉扶疏貌。《詩·鄭風》隰有游龍。《傳》龍紅草也。《箋》游,猶放縱也。言紅草放縱枝葉于隰中。

又《集韻》徐由切,音囚。義同。

又《集韻》《正韻》𠀤力求切,音留。旌旗之旒也。本作斿。亦作旒。《左傳·桓二年》鞶厲游纓。

又九游,星也。《史記·天官書》九游九星,在玉井西南。

又《韻補》叶延知切,音移。《司馬相如·上林賦》拖蜺旌,靡雲旗。前皮軒,後道游。

又叶衣虛切,音於。《萬震南州異物志贊》合浦之人,習水善游。上視層潭,如猿仰株。

说文解字解释

说文解字

游【卷七】【㫃部】

旌旗之流也。从㫃汓聲。𨒰,古文游。以周切

说文解字注

(游)旌旗之流也。流宋刊本皆同。集韵、類篇乃作旒。俗字耳。旗之游如水之流。故得偁流也。大常十有二游。旂九游。旟七游。旗六游。旐四游。周禮。王建大常。十有二游。上公建旂。九游。侯伯七游。子男五游。孤卿建旜。大夫士建物。其游各視其命之數。禮緯含文嘉云。天子之旗九仞十二旒曳地。諸侯七仞九旒齊軫。卿大夫五仞七旒齊較。士三仞五旒齊首。皆不言其命數。未可信。旗之正幅爲縿。游則屬焉。節服氏。六人維王之大常。注。王旌十二旒。㒳㒳以縷綴連。旁三人持之。然則旗之制。游屬於㒳旁。十二游者、一旁六游。九游、則㒳旁一四一五。巳下可知也。曳地、齊軫皆謂游。其正幅之長。爾雅曰。旐長㝷。餘未聞。游亦曰旓。楊雄賦有此字。大人賦作髾游。周禮省作斿。引伸爲凡垂流之偁。如弁師說冕弁之斿是。又引伸爲出游、嬉游。俗作遊。从㫃。汓聲。以周切。三部。此字省作斿。俗作旒。集韵云。斿亦作㫍。按此說必有據。上文㫍篆與此同義。而居非其次。當移此下。正之曰。游或作㫍。

(𨒰)古文游。从?者、流行之義也。从㜽者、汓省聲也。俗作遊者、合二篆爲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