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天下之不韙的读音 犯天下之不韙的意思
《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后以不顾一切,公然干普天下的人认为不对的事情为“犯天下之不韪”。
- 犯
- 天
- 下
- 之
- 不
- 韙
“犯天下之不韙”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fàn tiān xià zhī bù wěi]
- 汉字注音:
- ㄈㄢˋ ㄊㄧㄢ ㄒㄧㄚˋ ㄓ ㄅㄨˋ ㄨㄟˇ
- 简繁字形:
- 犯天下之不韪
- 是否常用:
- 否
“犯天下之不韙”的单字解释
【犯】:1.抵触;违犯:犯法。犯规。犯忌讳。众怒难犯。2.侵犯:进犯。秋毫无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井水不犯河水。3.罪犯:主犯。盗窃犯。4.发作;发生(多指错误的或不好的事情):犯愁。犯错误。犯脾气。他的胃病又犯了。5.姓。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韙】:同“韪”。
“犯天下之不韙”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后以不顾一切,公然干普天下的人认为不对的事情为“犯天下之不韪”。辞典解释
犯天下之不韪 fàn tiān xià zhī bù wěi ㄈㄢˋ ㄊㄧㄢ ㄒㄧㄚˋ ㄓ ㄅㄨˋ ㄨㄟˇ 韪,是。犯天下之不韪指不顾一切去做全天下人都认为错的事。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七.正始》:「如山涛者,既为邪说之魁,遂使嵇绍之贤,且犯天下之不韪,而不顾夫邪正之说不容两立。」也作「冒天下之大不韪」。
网络解释
基本解释
《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后以不顾一切,公然干普天下的人认为不对的事情为“犯天下之不韪”。辞典解释
犯天下之不韪 fàn tiān xià zhī bù wěi ㄈㄢˋ ㄊㄧㄢ ㄒㄧㄚˋ ㄓ ㄅㄨˋ ㄨㄟˇ韪,是。犯天下之不韪指不顾一切去做全天下人都认为错的事。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七.正始》:「如山涛者,既为邪说之魁,遂使嵇绍之贤,且犯天下之不韪,而不顾夫邪正之说不容两立。」也作「冒天下之大不韪」。
“犯天下之不韙”的相关词语
犯罪
侵犯
犯罪嫌疑人
罪犯
犯人
触犯
战犯
囚犯
犯法
逃犯
犯规
违犯
案犯
嫌疑犯
进犯
主犯
犯不着
犯愁
人犯
冒犯
今天
天气
天津
昨天
天下
白天
天地
春天
天空
冬天
天天
航天
天然
天上
天然气
秋天
天气预报
整天
聊天
天文
下来
一下
下去
下午
留下
以下
下降
地下
天下
下面
下岗
剩下
下乡
如下
不下
眼下
底下
脚下
下列
低下
之后
之前
之外
总之
不正之风
当务之急
反之
行之有效
来之不易
后顾之忧
百分之百
丝绸之路
除此之外
有识之士
必由之路
持之以恒
久而久之
一席之地
总而言之
所到之处
不断
不仅
不过
不可
不是
不得
不再
不足
不知
不但
不管
不久
不得不
是不是
不错
不必
不良
不幸
不论
差不多
大不韙
韙德
冒大不韙
冒天下之大不韙
犯天下之不韙